打开APP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

2012-11-18

PNAS:海洋细菌用光引诱浮游动物和鱼

现在,在一篇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中,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海洋细菌为什么发光的神秘面纱。它与"壮丽生存"有关。 这篇文章以埃拉特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毕业生Margarita Zarubin在Amatzia Genin教授指导下开展的研究为基础,并与希伯来大学 西尔伯曼生命科学研究所的Shimshon Belkin教授及其学生Michael Ionescu合作开展...

2012-11-18

科学家在云南发现新的全骨鱼类化石

最新一期的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浙江自然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云南省罗平县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辐鳍鱼亚纲中一种新的全骨鱼类化石,命名为罗平强壮鱼(Robustichthys luopingensis)。该发现为研究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和预言鱼目(Ionoscopiformes)的起源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2014-05-29

Nature:今天的鲨鱼不是活化石

软骨鱼(包括鲨鱼、魔鬼鱼rays和鳐鱼skates)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的骨架主要由软骨组成,而不是由硬度大得多的骨头组成。今天现存的很多鲨鱼看起来一般都像化石鲨鱼,该事实造成这样一个印象:它们是“活化石”,在其解剖结构中保留了一些非常原始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事实远不是这样的,而这项研究又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

2014-05-29

科学家发现地球内部有“隐藏的海洋

美国科学家12日说,地球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水量相当于地表海洋总水量3倍的“隐藏的海洋”。这一发现也许有助于解释地球上海洋的水从何而来。

2014-06-18

云南发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

这是考古人员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资料照片,2009年11月4日摄)。 新华社发 9月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在昆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有关成果。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这是考古人员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资料照片,2012年1月6日摄)。

2013-09-11

J Paleon:黄迪颖等发现最早的藻食亚目甲虫化石

近日,国际刊物Journal of Paleont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First Skiff Beetle (Coleoptera: Myxophaga: Hydroscaphidae) from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最早的藻食亚目甲虫化石。

2012-11-18

浙大成立海洋学院 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浙江大学6月10日在杭州与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鲜明特色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人才高地,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以涉海专业为主要学科设置目标,结合舟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的发展,以本科生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性、研究型的涉海专业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同时积极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2-11-19

海洋所薛家岛园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岛园区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张大勇,黄岛区政府筹备组副组长王崇江,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秦蕴珊院士,以及黄岛区和海洋所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奠基仪式。王启尧主持奠基仪式。

2012-12-24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古脊椎所研究发表泰国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牛新种

在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的塔昌地区,此前在几个采砂坑中发现过哺乳动物化石。该地区位于曼谷东北220公里的呵叻高原上,砂坑分布于孟河岸边,其沉积物由未固结的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化石主要由采砂坑的工作人员收集,并提供给那空叻差是玛皇家大学等机构,也有由古生物学家进行科学发掘取得的材料。在这些化石中,2004年报道了人科的呵叻古猿,使塔昌化石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化石层位的年代很难精确判断。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