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TriOx检测技术助力早期多筛查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能由机体学习提供支持,有望在早期阶段检测多种癌症类型。

2025-01-27

《科学》:不促红,改促?!斯坦福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癌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性

对肝细胞癌(HCC)的研究显示,癌细胞可以分泌对人体有重要功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此来专门增强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性,使CD8+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和肝癌免疫治疗吃瘪。

2025-04-27

《科学》:“早来”的MDSCs促脑!约翰·霍普金斯团队在致命脑瘤中发现特殊的早期MDSCs亚群

一部分致命脑瘤——胶质母细胞瘤(GBM)内存在大量MDSCs聚集,其中名为“早期MDSCs”(E-MDSCs)的一类特殊亚群,会被有干细胞样特征的GBM细胞募集到肿瘤部位,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

2025-01-29

JEM:新型组合性疗法有望治疗人类转移性卵巢

基于这一概念,研究者Zhang等人设计了一种方法,其能通过结合β-葡聚糖(β-glucan,一种病原体所衍生的骨髓细胞激活剂)和干扰素γ(IFNγ)的疗法,从而就能特异性地激活腹腔中的骨髓细胞。

2024-12-26

Oncogene通过膀胱小鼠模型研究发现:PTEN缺失联合p53 LOH,开启肿瘤免疫逃逸“绿色通道”

本研究构建了含p53错义突变的膀胱癌小鼠模型,发现PTEN缺失促使p53野生型等位基因丢失,驱动肿瘤发生和免疫逃逸,该模型能模拟人基底-鳞状亚型膀胱癌,为膀胱癌研究提供新途径。

2025-03-05

AD:与痴呆,互相拉低风险!最新荟萃分析揭示,痴呆症与癌症彼此负相关

该研究揭示了癌症和痴呆症存在双向、负向的关系,且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尤其是ADT、他莫昔芬和化疗,对痴呆的风险有不同的影响。

2025-01-24

海内外华人学者合作揭示,RNase1可与野生型ALK结合并激活促信号通路

现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靶向药对RDAA阳性NSCLC患者的初步治疗应答可观,9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缓解(含2例完全缓解)。

2025-04-26

《柳叶刀》子刊:排除“王”神器诞生!德国科学家发现,两种血检模型可从胰腺病变人群中精准排除没患胰腺癌的人,性能优于CA19-9

该研究验证了,在PDAC高危人群中,两种基于血浆代谢物特征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在排除PDAC的诊断性能方面显著优于CA19-9。

2025-05-26

STTT:压力促,再添实锤!大连医科大学团队发现,心理压力会扰乱肠道菌群,促进乳腺癌的干性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精神压力促癌的新机制,也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方式。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