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菌能用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电力

图片来自:每日科学技术网站 2013年5月18日至21日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第113届大会上,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大会上称已经研制出一株能够生产电子的细菌,它们可以使用氢气作为其唯一的电子供体和二氧化碳作为其唯一碳源来进行生长。

2013-05-20

:三七总皂苷减轻缺氧复氧所致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损伤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6期出版的一项关于“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 attenuates hypoxia/ reoxygenation-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cortical neurons”的研究发现:三七总皂甙可①显着增强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的活力。②降低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

2013-01-08

德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发取得重要成果

自2009年开始,德国联邦教研部开始实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专项科研计划,已实施了30多个综合性的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约1亿欧元,参与计划的企业投入5000万欧元。主要研究从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气体并加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过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取得重要进展。

2013-03-05

JNCI:FLCN能调控线粒体氧化代谢

Birt-Hogg-Dubé (BHD)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错构瘤综合征,使得患者容易罹患毛囊肿瘤、肺囊肿和肾癌。针对BHD患者的遗传性研究揭示了责任基因——FLCN——但是对它的功能理解还不甚其详。Hisashi Hasumi等进行的相关研究发表在JNCI 12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2012-12-25

Mol Biol Cell:黄广华等病原真菌二氧化碳感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CO2)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和细胞呼吸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比如,CO2是吸血性雌蚊寻找合适目标的主要信号分子,高浓度CO2能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游动,甚至影响小型动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白色念珠菌既是人体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健康人群体内常见的共生菌。

2012-11-18

FRBM:胡向阳等探索一氧化碳促进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一氧化碳(CO)是一类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人们往往视一氧化碳为“沉默的杀手”而谈虎色变。

2012-06-11

Tumour Biol: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miRNA变化

MicroRNAs(miRNA)参与癌症的发病、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这些miRNAs被认为在基因调控网络发挥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近日,杂志Tumour Biol上一则研究着重探究了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NB4细胞凋亡过程中miRNA的潜在作用。

2012-11-18

ACS Nano: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来追踪体内干细胞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追踪干细胞的新方法,从而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当它们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关研究成果于2012年6月2日在线发表在ACS Nano期刊上。 干细胞被用来治疗诸如白血病之类的疾病,也有潜力治疗更多的依赖于器官和组织捐献的疾病。然而,当前医护人员很难确定当把干细胞移植到体内之后,它们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它们是否达到靶位点或者迁移到他处。

2012-11-18

PNAS:血红蛋白变形可防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结合造成的。不过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氧化碳浓度较低的时候,血红蛋白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形状阻止一氧化碳与其结合,从而避免中毒。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说,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而言,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本身都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为什么生物没有因为这些一氧化碳而中毒,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2012-11-18

PNAS:抗氧化剂或成为改进的抗癌药物

3月19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High-throughput genotoxicity assay identifies antioxidants as inducers of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cell death,”,文章中,研究者指出抗氧化剂可能会变成改进的抗癌药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