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开发出可普适于神经界面、水氧化及抗生物污染的电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纳中心研究员吴天准团队研发出一种普适于神经界面、水氧化及抗生物污染的功能化电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Platinum Nanocrystal Assisted by Low-Content Iridium 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

2021-11-18

氧化应激引起的晶状体疾病的机制研究

氧化应激的增加有助于衰老过程中白内障的形成。前上皮细胞是一个前线抗氧化防御系统,具有强大的能力维持氧化还原稳态和晶状体透明度。

2021-09-08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一种可溶性环氧化物酶促进巨噬细胞对肺炎链球菌的吞噬和清除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治疗啮齿类动物的细菌性肺炎时,发现了一种新型疗法或能靶向作用宿主细胞而并非细菌细胞;这种方法主要涉及利用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来摄入细菌,以及一组在小鼠和人类机体中能产生的名为EETs的化合物。

2021-11-19

纳米二氧化硅毒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课题组在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rum apolipoprotein A-I depletion is causative to silica nanoparticles-induced cardiovascular damage为题,发表

2021-11-01

STTT: 应激如何调节毛囊干细胞

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Choi等人证实,皮质酮(小鼠体内相当于人类皮质醇)通过调节Gas6基因表达,控制毛囊干细胞(HFCS)的沉默活动。

2021-10-22

ADGRG1对氧化应激下的功能性人造血干细胞有富集作用

人类造血干细胞(HSCs)和祖细胞(HPCs)在体外扩增等应激条件下的异质性尚不清楚。

2021-09-13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2021-11-03

颠覆认知:绿茶不抗氧化!那它是怎样促进健康并延缓衰老的?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从4700多年前第一杯茶水诞生以来,茶饮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仅次于水。无论是古籍还是现代医学研究,都认为饮用茶水有益健康。虽然所有的茶叶都来自同一种植物——茶树,但因氧化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了茶叶的品种。例如,绿茶是未经氧化的,这也就意味着,绿茶含有最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它被认为是一种

2021-10-28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蛋白激酶RIPK1对饥饿应激的代谢调控机制

 饥饿应激在哺乳动物新生儿存活、肿瘤微环境及缺血再灌注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调控对于饥饿条件下细胞及机体维持能量稳态及存活非常关键。蛋白激酶RIPK1是细胞存活与死亡的重要调控因子。1998年,人们发现RIPK1缺失的小鼠会在出生后1-3天内死亡,但分子机制一直不明确。新生小鼠刚出生后,由于脱离了母体营养的供应,处于严重的饥饿状

2021-10-27

Nature子刊:利用二氧化硅覆盖癌细胞成功制造出新型癌症疫苗 或能激发机体抵御肿瘤发生的免疫反应

来自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成功通过给癌细胞上包裹一层二氧化硅(silica)并将其注射到受试小鼠机体中,从而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制造这种个体化癌症疫苗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如何。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