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何影响土壤中的碳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即回复成二氧化碳)的碳的速度也有所增加。这提示,土壤未来可能没有像曾经提示的那样提供那样多的碳存储。大多数的地球系统模型估计,大

2014-04-25

揭示干旱胁迫下大熊猫主食箭竹抗氧化防御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干旱强度和受旱区域不断增加,并开始由干旱半干旱区向湿润区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屡屡发生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灾害。干旱作为一种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的生长

2014-04-23

脑震荡的潜在疗法——抗氧化剂疗法

近日,来自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抗氧化剂或许在脑震荡的长期效应上扮演着重要作用,而且其或许可以为开发脑震荡的新型疗法提供帮助。

2015-04-14

Biomaterials:化妆品中纳米级氧化锌存在致癌风险

11月30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新加坡研究团队发现防晒霜等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氧化锌以纳米微粒状态使用时,可能致癌。 氧化锌属于物理性防晒成分,可阻隔紫外线,常用于防晒霜等化妆品。化妆品厂商为改善氧化锌本身的白色粘厚质地,多在产品中添加微粒较小的氧化锌成分。

2012-11-18

Biol Psychiat:应激升高血压归因于免疫系统

如果应激反应会升高你血压的话,其原因就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科学家们发现T细胞不但有助于抵抗感染,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应激干预的小鼠血压升高也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后,可能进而对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免疫系统有副作用。这一结果对高血压和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

2012-11-18

JBC:单核金属酶是过氧化氢的主要目标

过氧化氢在微摩尔水平即对细胞有毒性。大量的酶都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Adil Anjem 和James A. Imlay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验证了单核金属酶与过氧化氢的直接关系,并且阐明了在过氧化氢环境下单核金属酶失活的机制。实验表明,多种酶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

2012-11-18

BioEssays:基因差异让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应激情况下,我们的脉搏加快、心脏泵血增多、肾上腺素释放等反应是最普遍的现象,但在紧张情况下,我们所作出的反应是由我们的基因控制的,并且在在两性之间是不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BioEssays上发表文章称SRY基因主要在男性身上调控行为,可能会推动攻击性行为和应战斗或飞行等应激反应所产生其他传统的男性行为特征。

2012-11-18

Plant,Cell & Environ:夏桂先等植物耐氧化胁迫研究获进展

近日,微生物所夏桂先研究组利用酵母筛选体系从碱蓬中分离了一个耐逆相关新基因SsOEP8,该基因编码叶绿体外膜蛋白,和植物对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紧密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2012-03-09

高强抗氧化科技有突破延缓衰需多方入手

据介绍,美国科学家采用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确定了控制细胞周期的基因调控因子,这种物质能保证细胞周期按正常的规律和时间运行。大量实验证明,基因调控因子对细胞的DNA发生作用,保护细胞DNA免受损伤能促使细胞周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生命体的健康。在营养科学领域,第一代抗氧化产品是多种维生素,只是小范围的抗氧化,不能直接作用到细胞。

2015-03-26

EMBO:华南植物园研究氧化胁迫耐受机理获进展

图:OXS2定位对开花时间的影响 由高温、低温、干旱、重金属以及病虫害引起的植物胁迫,导致每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每种胁迫都会导致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主要是由叶绿体、线粒体的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这些活性氧损伤了细胞的结构,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其中重金属胁迫除了影响作物产量外,植物吸收的这些有毒元素,还会通过膳食方式被人体吸收,影响人类的健康。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