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研究显示,禁食能有效减肥,但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和大脑活动
微生物群产生神经递质和神经毒素,通过神经和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反过来,大脑控制饮食行为,而我们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
2024-02-20
Nature子刊:毛海泉团队筛选到增强抗肿瘤活性的新型LNP
筛选结果显示,C10 LNP能够诱导Th1和Th2免疫反应,在促进强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和Th1反应对抗癌症方面发挥双重作用,并促进体液免疫反应和Th2免疫反应
2023-12-14
Cell子刊:陈思凡/李凌华/任萌团队揭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加剧血栓形成的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产物2MBC是一种新型的体内促血栓小分子化合物,其可作为信号分子直接结合并激活细胞受体传递细胞内信号,从而发挥对细胞的功能调控作用。
2024-02-26
《科学》:菌多力量大!科学家找到高多样性菌群抵抗病原体入侵机制,靠多种优势菌和病原菌抢营养
肠道微生物可算是我们人体内第一“万事通”,不管什么生理病理问题,它好像都能掺一脚。不过可别因为这些旁门左道忽略了菌菌们的本职工作,比如抵抗外敌入侵。
2023-12-16
《JAMA·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也要看肠菌脸色!
研究者们利用数学模型提出证据表明,与以往研究成果相符,肠道微生物组在健康参与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降低。
2024-02-12
Nat Microbiol | 上海交通大学何平/苏州大学周哲敏揭示了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的流行和动态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由于其多重耐药性质和引起高死亡率感染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