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血小板利用孔状结构相互沟通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Reading大学在了解血块形成过程中获得了关键性突破,该研究由英国心脏基金会(BHF)资助,新研究结果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新的药物治疗世界上最大的杀手疾病之一。 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脏衰竭,仅在英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中血块阻塞所带来的。
Nat Commun:长着新月状尾鳍的古蜥蜴
来自约旦中部的一件晚白垩纪沧龙化石显示了一个带脚蹼的尾巴,它表明这些蜥蜴会像鲨鱼一样地游泳。这项研究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沧龙在距今大约9800万年-6600万年前是居支配地位的海洋爬行动物。关于沧龙祖先的冲突理论,再加上化石记录中软组织证据的缺乏以及对沧龙身体构造的不正确描述和重建,导致了这样一个普遍假设:这些爬行动物游泳速度慢。
AJG:揭示粪便移植或可有效治疗免疫受损病人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际妇女胃肠道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粪便移植对于治疗免疫受损病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icile)的感染有效且安全。
:首次发现人肾脏足状突细胞可以再生
足状突细胞(podocyte)是肾脏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上皮细胞。在90%以上的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当中,足状突细胞受损。如今,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现一种意想不到但又常见的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足状突细胞再生,这也是第一次揭示这些细胞在肾脏发挥正常功能期间如何可以再生和自我更新。这一发现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以便人们有朝一日治疗性地诱导这些细胞发生分裂,从而能够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疾病。
ASH:镰刀状细胞病患者常会再次急诊
近日,威斯康辛儿童医院的David C. Brousseau博士在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报告,超过40%的镰状细胞病患者在急诊治疗缓解后14 d内再次前往急诊科就诊或住院,而且这一比例在年轻成人和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中更高。镰状细胞病几乎是再次入院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 既往研究显示,急诊镰状细胞病患者约半数需要住院治疗,但人们对于急诊治疗后缓解的镰状细胞病患者的情况却知之甚少。
:开发出一种海绵状微球体运送大量siRNA
由长链RNA构建成的海绵状微球体簇集在一起,此图为微球体簇集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来自Paula Hammond实验室。 在过去10年,科学家一直寻求基于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的癌症治疗方法,也就是利用短RNA片段关闭功能受损的基因。然而,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人们的面前:找到一种有效地运送这种RNA的方法。
PLoS ONE:发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的治疗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内,MicroRNA-34a的表达失调会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则控制miR-34a的活性也许能够成为新的策略来治疗HNSCC。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2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上。
Nature:皮层的连接方式与感觉
大规模活体记录工作已经揭示了关于皮层细胞群怎样编码感觉信息的很多奥秘,而在遗传学及circuit-mapping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使得对神经回路的识别、定性和控制成为可能。 正如Kenneth Harris 和 Thomas Mrsic-Flogel在这篇Review文章中所反映的那样,这些方面的研究现在正在融合。
:树突状细胞有望成为新的治疗艾滋病的靶点
2012年1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现在不能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HIV病毒如何侵入到免疫细胞中。HIV 的主要入侵细胞是T细胞,现在有20多种药物能够阻断HIV在T细胞中的繁殖。HIV通过树突状细胞进入T细胞。现今没有任何药物针对树突状细胞。 前人工作表明HIV表面的一类神经节甘旨(ganglioside),负责识别树突状细胞,在HIV递呈中起重要作用。
Cell Host & Micro:发现镰刀状红细胞中的microRNA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繁殖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镰刀状细胞病(贫血)病人相比正常红血细胞的病人在患疟疾时候表现出的病情较轻,研究者发现红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调节改变寄生虫的基因表达来改变寄生虫的活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