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韩国化石上发现迄今最大恐龙齿痕

韩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组化石,显现迄今所知最大的恐龙牙齿咬痕,由食肉龙留在一只食草龙的尾椎上。 化石显现的最大齿痕长17厘米、宽2厘米、深1.5厘米。 德新社8月1日援引韩国釜庆大学环境科学院教授白寅成(音译)所做解释报道:单纯依据化石上的“齿痕非常难以确认(食肉龙所属)种类”。不过,齿痕能帮助推断食肉龙的捕食习性。

2012-11-18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2012-11-18

Geology:新发现七亿年前纤毛虫化石

任何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纤毛虫。它是一种纤毛纲动物,也是被研究的最彻底的动物种类之一。世界上已知有超过7000种不同的纤毛虫,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微生物:单细胞和纤毛的组合体。在希腊语中,“纤毛”这个词意思是“眼睫毛”,纤毛虫利用这细毛在水里游泳并捕捉猎物。 现在的海洋中纤毛虫到处都是。

2012-11-18

我国发现1.2亿年前怀孕蜥蜴化石

科学家在中国东北部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怀孕蜥蜴的化石,距今至少1.2亿年。这块怀孕蜥蜴化石的发现证明,白垩纪早期的一些蜥蜴和蛇类也通过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产卵,远远早于此前的预计。 裂开的石灰岩,暴露出小矢部龙化石 蜥蜴胚胎的形状在母亲的骨骼中间依稀可见 鬣蜥胚胎,所处发育阶段与化石中发现的小矢部龙胚胎类似 这位长腿蜥蜴妈妈在分娩前几天就死亡,而后被埋入泥浆中变成化石。

2012-11-18

Ichnos:世界最古老蝎子印记化石可追溯至2.8亿年前

这个蝎子印记化石的年代可追溯至二叠纪早期,证实远古蝎子历经多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却幸存下来,以及二叠纪大气层二氧化碳指数可能是现今三倍。人

2013-12-02

PLoS ONE:罕见史前阴茎骨化石揭晓史前熊独特交配方式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远古熊阴茎化石首次揭晓灭绝熊物种的生活和交配方式。

2013-12-11

PNAS:母亲或影响儿子的生育

一项研究提出,在某些平等主义的灵长类种群中的母亲可能促进他们的儿子的生殖成功。 Karen Strier及其同事调查了生活在巴西Minas Gerais的受保护森林Reserva Particular do Patrim?nio Natural Feliciano Miguel Abdala保护区的绒毛蛛猴的父亲血缘。

2011-11-08

人类学学报:华南化石猩猩牙齿研究进展

牙齿釉面横纹的分布与数目可以反映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在化石研究中能为复原个体生活史提供重要依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及胡荣研究了华南化石猩猩前部牙齿的釉面横纹,并分析了华南化石猩猩牙冠的形成时间,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31卷第4期)上。 牙齿的釉面横纹分布可以反映个体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2013-01-02

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植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副研究员等人对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陆生植物最早在泥盆纪早期就具有攀援习性的可能性。 莱氏蕨(Leclercqia)是一种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程度深入,也广为学者所熟知的植物之一。

2011-09-05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