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电刺激调控大脑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无创电刺激结合同步采集颅内神经电生理信号的研究体系,解析了大脑深部区域对外界物理场的响应模式。

2025-02-18

Human Repro:科学家有望开发出诊断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手段

对于患者和卫生系统而言,血液测试要比目前使用的超声、侵入性的腹腔镜、MRI和活检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具成本效益,而且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加强这种新型测试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2025-01-22

Nature Metabolism:告别扎手指,上海交大团队开发血糖监测新技术!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mμSORS),该技术能够直接测量人体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的拉曼信号,在无需个性化校准和数据采集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血糖监测。

2025-02-10

Nat Metab | 刘再毅课题组开发无辐射棕色脂肪代谢成像新方法

本研究确立了CrCEST-MRI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无创、无辐射棕色脂肪活性成像方法。

2024-08-21

Nature:新开发的可穿戴超声贴片可连续、监测大脑血流

在这项研究中,这种贴片在36名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了测试,以检验其测量脑部主要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和舒张末期速度)的能力,其测量结果与传统超声探头的测量结果非常吻合。

2024-06-04

NSR: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有望有效诊断人类肝癌的新型检测技术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分离技术或能推动液体活检领域的发展,且具有诊断人类肝癌的巨大潜力。

2024-04-13

Nat Med : 黄荷凤院士/张静澜/徐晨明团队发表综合性产前筛查临床研究成果

筛查技术同时覆盖了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微缺失和单基因变异这三种最主要的人类遗传变异,扩展了无创产前筛查的检测范围,同时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2024-01-24

NEJM双重磅:肠癌筛查重大突破!基于血液cfDNA或粪便DNA的新型筛查方法临床研究取得成功,可检出80%以上早期肠癌

近些年来,无创筛查肠癌一直都是热门课题,而今天同步刊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两项临床研究成果,标志着无创筛查肠癌前进了一大步。

2024-03-17

附属九院放射科为子宫腺肌症患者成功实施磁波刀治疗

治疗时,患者以舒适体位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磁共振成像的精确定位下,超声波发射器将超声波精准聚焦于病灶进行消融,再通过磁共振成像实时定量温度控制实现最佳消融效果,整个治疗时长仅75分钟。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