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团队开发出新的抗体药物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BA.5及BF.7已在国内形成大流行之势。虽然病毒的毒力下降,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轻微,但咳嗽发烧等问题仍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困扰。并对老年人、有免疫缺陷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的人也

2022-12-16

海洋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优质虫的经济微藻新种质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抗虫且油脂含量高的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

2022-12-19

罗氏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gantenerumab 2项全球3期研究失败!

2项研究没有达到减缓早期AD患者临床衰退的主要终点。gantenerumab去除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低于预期。

2022-11-17

CD3/BCMA双,制药巨头的必争之地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肿瘤。当出现恶性病变时,存在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迅速扩散并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2020年,全球大约有17.6万人被诊断出患有多发性骨髓瘤。2022年,预计美国将有

2022-12-09

Nature子刊:甘薯虫遗传基础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农业上尚无小象甲甘薯抗性品种培育。该研究创制的种质在显著提高抗性的同时并未降低品种原有产量和品质,推进了甘薯小象甲抗性种质开发利用的研究。

2022-12-08

中国药理学:α-硫辛酰胺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RXRα表达和活化抑制糖尿病肾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KD的发病机制复杂,常与糖脂代谢异常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DKD。

2022-12-09

Cell子刊:研究揭示CMPK2基因缺陷导致线粒体障碍和家族性脑钙化症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熊志奇研究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万金/王柠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焉传祝/赵翠萍团队合作,在

2022-12-01

首个国审棉花黄萎病品种中植棉2号基因组被破译

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经济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上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国审棉花抗黄萎病品种

2022-12-12

狂犬病被动免疫新选择——全球首创双要来了

新冠疫情爆发已3年有余,从Alpha、Beta到Delta以及目前正席卷全球的Omicron毒株及其亚型,新冠病毒的变种层出不穷,给抗击疫情带来一个又一个挑战。到今天为止,人类与新冠病毒抗争的&ldq

2022-12-07

JCB:新研究揭示线粒体外膜蛋白Mid51/Fis1 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交谈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的交谈。这一发现对细胞器网络在细胞稳态和神经系统疾病产生中的作用有影响。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