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上海药物乙肝病毒一类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南发俊、左建平研究员领衔研制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1.1类新药—异噻氟定(NZ-4, W28F)及其胶囊,历时7年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于2012年3月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同意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2012-03-22

新型微管类药物有望成为最有效抗肿瘤新药之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楼丽广课题组和胡有洪课题组合作,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发现了一系列新的抗微管多取代嘧啶衍生物,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一类有潜力的药物先导物。 抗微管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抗微管类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微管药物。

2011-10-09

FDA授予丙肝候选药物PSI-938快速通道地位

据悉,PHarmasset公司表示,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授予其丙型肝炎候选药物PSI-938的快速通道地位。 FDA的决定将允许PHarmasset逐步地提交其上市申请,而不是必须一次全部提交。监管机构也将在6个月内审查该申请,而不是通常的的10个月内。 PHarmasset作为丙型肝炎的一种单药治疗措施来研究PSI-938。

2011-09-06

FDA对常用药下黑框警告 青蒿素或再受热捧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通知公众注意最近更新的关于抗疟疾药物盐酸甲氟喹的“黑框警告”:服用该药,可能具有导致患者产生精神或者神经副作用。据悉,FDA的“黑框警告”是提示服用药物潜在风险级别最高的一种。 目前,FDA已经修改了该药的处方信息,增加了可能会诱发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副作用等内容,从而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用药指导。可能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头晕,身体失衡或耳鸣。

2013-08-01

PNAS:科学家发现高效药物

2013年7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尽管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疟原虫扑杀,疟疾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估计每年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疟疾的人群有2.2亿人,每年会有66万人死于疟疾。主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年轻儿童。由于还没有有效防止疟疾的疫苗,我们还依靠抗疟药物来治疗和预防该疾病。 疟原虫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肝脏,该阶段并没有任何症状。

2013-07-10

默沙东10亿美元获得Endocyte公司卵巢癌候选药物Vintafolide相关权利

2012年4月16日,默沙东公司10亿美元大手笔交易获得Endocyte公司($ECYT)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卵巢癌药物vintafolide(EC145)。该笔交易包括1.2亿美元的预付款,在达到用于6种癌症治疗的开发、监管及商业化里程碑后,更将获得高达8.8亿美元的款项。

2012-04-18

印度Piramal公司买进拜耳阿尔茨海默氏症候选药物florbetaben

2012年4月15日,路透社,印度制药商Piramal(Piramal Healthcare)公司与拜耳(Bayer)公司签署协议,买进拜耳公司一个研究及开发项目,获得了一种潜在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药物florbetaben的相关权利。 目前,florbetaben处于后期临床试验阶段,该药有望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检测及特异性治疗,Piramal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