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团队揭示黑米饮食结直肠癌发展的健康效用及潜在机制

研究团队采用黑米制备饲料以及对照组标准饲料饲喂两种结直肠癌模型小鼠(ApcMin/+和AOM/DSS),明确黑米减缓结直肠肿瘤进程的作用及机制。

2024-01-21

Sci Transl Med:一种特殊遗传学机制或能影响机体低氧环境的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KMT2E-AS1/KMT2E配对或能协调跨聚合多组学蓝图来介导HIF-2α的病理学特征并能作为肺动脉高压中的关键临床靶点。

2024-01-23

柳叶刀子刊:这种一人感染波及全家的细菌,仍是主要因素

中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占全世界44%,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一半以上的胃癌仍可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2024-01-12

ACS Nano:大分子系链的表面交联增强了病毒样颗粒粘膜应激因子的抵抗力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系的Ahmed Ali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同双官能团聚乙二醇系链交联了多个噬菌体表面氨基酸残基。

2024-01-26

Cell:11000多名非洲人后裔的研究发现了与青光眼有关的基因变异

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青光眼是导致全球不可逆转性失明的主要原因,患病人数高达 4400 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是青光眼的最常见形式。

2024-01-22

科研人员揭示病原真菌抑制昆虫免疫的基因基因机制

该研究成果为真菌-昆虫互作的基因对基因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结合病理学的研究鉴定发现了新型的免疫识别蛋白,揭示了昆虫识别真菌beta-葡聚糖的双受体识别与应答机制。

2024-01-09

Nat Commun | 空军军医大学张芳琳团队揭示巨噬细胞功能异质性影响汉坦病毒感染结局

鼠源/人源巨噬细胞对汉坦病毒(HTNV)反应性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及HTNV发病机制的理论依据,为HTNV感染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治疗策略。

2024-01-18

Immunity:长 COVID 表现为 T 细胞失调、炎症和 SARS-CoV-2 的不协调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在 LC 中细胞免疫和体液适应性免疫之间存在着不恰当的串扰,这会导致免疫失调、炎症和与这种衰弱状况相关的临床症状。

2024-01-24

孙逊/赵金存团队开发吸入式纳米乳剂,抑制新冠病毒感染并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巧妙的组合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快速开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吸入药物提供了新选择。

2024-01-15

研究揭示人源前列腺素F2α受体配体及G蛋白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生物体如何识别不同种类前列腺素间的微小差别?对相关选择性机制理解有助于指导靶向前列腺素受体的药物设计。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