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ucleic Acids Res:GluRS的人工进化

美国康涅狄格州 电 /生物谷BIOON/ 2012年6月12日 -- 近期,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physics and Biochemistry)的Dieter Söll课题组成功地通过人工进化的方法...

2012-11-18

PLoS ONE:蝙蝠和海豚新运动能力的进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哺乳动物大多数都是陆地上运动(奔跑或者行走),但蝙蝠和海豚是例外,它们分别进化出了新的运动方式:蝙蝠进化出飞行能力,海豚进化出了水里游泳能力。由于运动方式的变化涉及到骨骼,肌肉,能量代谢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为了找出海豚和蝙蝠进化出新的运动方式的分子机制。

2012-11-30

PLoS ONE:版纳植物园在植物果实性状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已经进化出极其多样的种子传播方式,很多植物以提供果肉作为回报吸引食果动物以促进种子传播。果实类型的多样以及果实形态与食果动物感知果实的能力之间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植物种子传播者与植物之间建立了协同进化关系。但是很少有研究对此进行验证。

2012-06-09

BMC Geno:王文等果蝇基因组进化研究中获进展

性染色体和B染色体(相对于正常染色体而言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分裂规律的染色体)的演化一直是经典遗传学长期未曾研究透彻的重要问题。有意思的是,在一种叫做银额果蝇(Drosophila albomicans)的果蝇物种(如图),新近演化出了非常年轻的性染色体和B染色体,使其成为研究两者的绝佳材料。

2012-11-18

Cell:趋异进化揭示了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组差异

这是一个基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tRNA组成的系统树(Credit: Image: Eva Novoa (IRB Barcelona))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Nature:中国发现迄今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化石

华丽羽王龙复原图(照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华丽羽王龙(大个)和其他带羽毛恐龙复原图 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

2012-11-18

BMC Evol Biol:昆明动物所揭示心磷脂合成途径进化

心磷脂合成和成熟途径在整个生物界中的演化历史 心磷脂(cardiolipin)同时是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和原核细胞细菌膜上的重要结构和功能成分。该事实被认为是支持线粒体是由细菌内共生起源而来的重要证据之一。然而,一般认为心磷脂的生物合成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分别是由具有不同结构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磷脂合成酶(CLS),即CLS_pld和CLS_cap来催化完成的。

2012-11-18

Science:雌性更易乱性或为进化需要

最近《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来自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一项科研研究,它指出,雌性不停的寻找不同的性伴侣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责怪男人比较花心,然而这项研究却直指另一极端,在自然的进化中,女性却更容易乱性,因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研究人员们发现动物界的雌性都有着淫乱的本性,常见的如黑猩猩、鸡、三文鱼、海胆,当然还有人类。

2011-12-15

Sci Rep:5.2亿年前动物已进化出“好视力”

眼睛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科学界为之着迷的科学问题。眼睛具有令人费解的精细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演化历程。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对于眼睛的进化是否也适合自然选择理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假定眼睛能由自然选择而形成,我坦白承认,这种说法听起来确实有点荒诞不经。” 然而,早期后生动物眼睛的出现和演化被认为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2013-10-10

PNAS:一种痢疾菌的基因组进化

科研人员对痢疾菌宋内痢疾杆菌(Shigella sonnei)进入越南人群并且在15年的时间里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组进行了高分辨率观察。Stephen Baker及其同事对宋内痢疾杆菌的263个分离株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这种细菌每年造成超过1.6亿个痢疾病例和与其相关的100万人的死亡。

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