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 Jolla公司Giapreza(血管紧张素II静脉注射)获欧盟批准!

2019年08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La Jolla制药公司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低血压药物Giapreza(angiotensin II,血管紧张素II)静脉注射液,用于感染性休克或其他分布性休克成人患者治疗顽固性低血压,以升高血压,具体适用于:尽管进行足够的血容量恢复以及应用儿茶酚胺类和其他可用的血管加压疗法,但仍为低血压的患者。欧盟委员会的批准适用于28个欧盟成员

2019-08-31

科学家在心包中发现可修复心脏的新细胞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发现了心包液中先前未识别的细胞群。这一发现可能为心脏受损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该研究7月16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Kubes实验室与Fedak实验室合作,发现了一个特殊Gata6+心包腔巨噬细胞,在治愈小鼠心脏损伤中起了作用。该细胞在心脏损伤的小鼠的心包液中被发现。在与艾伯塔省Libin心血管研究所新任主任、心脏外科医生Fedak合作中,

2019-08-19

基于流控技术的机体/器官芯片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2019年8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器官芯片,作为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的微流体器件,近年来在体外器官模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它可能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采用微流体装置技术模拟体外环境,因此维持可以通器官芯片来维持细胞功能和形态,并复制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来自日本东海大学(Tokai University)和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综述文

2019-08-16

仿生流控肝芯片研究进展

  肝脏是机体的代谢中枢,它合成血浆蛋白、调节糖原储存、生成激素,也是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肝脏毒性是化合物和药物常见的毒性反映,是临床前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上,临床前评估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检测,但是其昂贵的费用、耗时耗力、与人体反应对应性低以及动物福利等伦理方面的问题,使得寻求新型高效的体外评价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仿生微流控器官芯片是2011年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

2019-08-05

流体芯片在用于癌症液体活检的胞外囊泡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2019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正在成为癌症液体活检中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从细胞培养基或生物液体中分离出高纯度和高质量的EV仍然是一项技术挑战。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开发出基于微流体的EV操纵技术。迄今为止开发出的基于微流体的EV分离技术能够分为两类:表面生物标志物依赖性的方法和尺寸依赖性的方法。微流体技术允许在单个芯片上集

2019-08-09

流控设备可以在几分钟内诊断败血症

  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设计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可以显着加速败血症的诊断过程。败血症是美国医院每年导致近25万名患者死亡的主要死因。当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引发全身炎症链反应,导致心率加快、高烧、呼吸急促等问题时,就会发生败血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会导致败血性休克,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和器官衰竭。传统上医生依赖各种诊断工具来诊断败血症,包括生命体征,血液测试,其他成像和实验室测试。近年

2019-08-02

沙利文授予医“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

基于近几年对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以及对业内相关公司的研究和评估,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授予微医集团“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由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创会会长范仁达先生和沙利文执行总监毛化先生为微医集团副总裁程怡女士颁奖。 沙利文授予微医“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 科技赋能医疗,驱动医疗、医药、医保

2019-07-29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仿生螺旋藤蔓导线

 2019年6月19日,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基于共轴毛细管微流控纺丝技术制备出包裹离子液体的螺旋仿生微导线,进而能够构成柔性可拉伸导电系统。受植物螺旋藤蔓启发,制备得到的包裹离子液体的螺旋微导线壳层为聚偏氟乙烯(PVDF),核层为具有导电性的离子液体,其螺旋形貌可通过调节流体流速实现调控,因而制备出的不同形貌的导线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导电特性,并可进一步构建具有不

2019-08-01

流控技术的生物学应用

 微流控技术为在推动生物学众多领域的强大工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用于微通道中流体的注射、混合、泵送和存储的新器件和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微流控系统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样品引入和处理一定体积范围的流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则有助于提升微流控技术。微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可用于分析复杂样品的高灵敏度生物分析系统的发展。这些器件

2019-07-18

研究建立力-电协同驱动的细胞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

细胞培养液在微流控生物反应器中受到外界物理场(如压力梯度或者电场)作用流动而产生流体剪应力,并进一步刺激种子细胞调控其内部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个过程在自然生命组织内的微管中亦是如此。考虑到细胞培养微腔隙中液体流动行为很难实验量化测定,理论建模分析是目前可行的研究手段。太原理工大学王兆伟等通过研究建立了矩形截面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将外部的物理驱动场(压力梯度与电场)与培养

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