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细胞外小泡介导的窦周间隙细胞间通讯
肝脏复杂的功能活动是精心安排的,这要归功于所有肝实质细胞和非肝实质细胞群体之间结构良好的串扰。肝内不同细胞类型释放的胞外小泡(EV)旁分泌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工具
Neuron:我国科学家解析内侧前额叶皮层微环路在社会竞争行为中的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解析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微环路在社会竞争行为中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euron》上,题为:Dynamics of a disinhibitory prefrontal microcircuit in controlling social competition。在大脑中,除了80%左右的兴奋性锥体(PYR)神经元负责传
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率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PNAS: Roe诱导的干细胞微囊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多种免疫细胞发挥调节作用,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然而,它们的治疗效果受到营养供应不足、免疫系统攻击和靶部位蓄积低等因素的限制。
单细胞转录组研究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亚克隆特异性微环境影响和药物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治疗都会变得毫无反应。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伴随着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进化,并伴有异质性基因组畸变和骨髓微环境的深刻改变。然而,导致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Molecular Therapy:马春红团队发表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中科院一区,IF=11.454)在线发表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efine the action pathway of Tim-3/Tim-3 ligands in tumor development"的
微周刊 | deucravacitinib有望成为首款获批TYK2抑制剂、抗帕金森病药物获15美元投入...
2021已经接近尾声,生物医药行业瞬息万变,从即日起,作为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我们将每周复盘生物医药行业动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科学家首次证实,胃内可调节球囊+生活方式干预32周可减轻15%体重
近日,来自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消化内科和肝病科的Barham K Abu Dayyeh教授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通过可调节容积的胃内球囊治疗肥胖的重磅研究成果。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开始试验32周后,植入胃内球囊的患者体重平均降低了15%,对照组则降低了3.3%。试验结束后6个月,干预组74%的患者保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微环境和多种细胞的互作网络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上皮恶性肿瘤,常见发生于幕上、颅后窝和脊髓位置。与脑部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儿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见于成人。手术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是所有病人均具备全切除手术条件。对于不接受辅助放化治疗的次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率高达50%-70%。因此,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对于临床室管膜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取得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易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微藻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