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通讯》:曹雪涛/王春梅/徐瑞华课题组合作,发现影响胃癌免疫治疗的关键位点!
研究者们在论文中表示,本次研究初步提示了MFSD2A作为胃癌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增敏免疫治疗靶点的价值,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分析MFSD2A更适合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领衔晚期胃癌治疗研究成果荣登国际医学顶刊
2023年7月31日,Ⅲ期GLOW研究(NCT03653507)中期分析结果全文发表于全球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最新IF=82.9)[1],继2023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
Cell:为“冷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机制,陈旭峰/鲁峤等发现癌症免疫逃逸的膜相关MHC-I抑制轴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TW轴是一种癌症相关的免疫逃避机制,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冷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从而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EMBO Reports:卜鹏程/杜俊峰合作发现结直肠癌初期异质性建立的调控机制
这一研究表明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CSC)不对称分裂有助于早期ITH的建立。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能够改变瘤内异质性(ITH)的组成,并有利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Cancer Res:郑晓峰团队揭示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相分离影响DNA修复和肿瘤耐药的机制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其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完善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保障生命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DNA损伤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最严重的DNA双链断裂损伤
Nature Medicine:天津医科大学徐佳圆等揭示城市生活环境对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城市生活环境可能通过不同的神经生物学途径影响特定的精神症状组。
徐瑞华/鞠怀强团队揭示IL-1β通过抑制肿瘤细胞铁死亡,促进肿瘤免疫治疗抵抗
该研究解析了IL-1β通过诱导NNT乙酰化抑制肿瘤细胞铁死亡并介导免疫治疗抵抗的新机制,明确了炎症微环境可通过重塑肿瘤代谢降低免疫治疗疗效,拓宽了对炎症微环境在肿瘤代谢重编程及抗肿瘤免疫中作用的认知,
Nature子刊:徐升团队开发全集成可穿戴超声贴片,实现对运动目标深部组织的长期监测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检测运动中生理数据的全集成自主可穿戴式超声系统贴片——USoP。这种全集成的无线传感系统包含一个微型化柔性电路,以及一个超声换能器阵列,可以跟踪移动目标并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Cell Res:胡国宏/杨其峰团队发现管腔型乳腺癌骨转移倾向性机制
这项研究阐明了SCUBE2调控乳腺癌骨转移的新机制,并支持了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靶向SCUBE2的骨转移治疗策略。而SCUBE2在LBC中的特异表达以及其功能对成骨细胞的依赖性,解释了LBC的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