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血液中凝血实现精准检测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吴正岩和张嘉团队设计出一种高灵敏度的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血液中凝血酶浓度的精准检测。

2022-04-04

Nature子刊:发现能工程化修饰肠道细胞类型的特殊小分子

来自Broad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室中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模拟屏障组织(比如肠道)的专门的组织样的结构,旨在识别出帮助开发新型疗法的靶点,屏障组织能被暴露于来自外部世界的物质中,但其也能作为一种保护层。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更为复杂的上皮屏障组织的三维模型,比如肠道等,这些模型被称之为肠道类器官。

2022-03-30

Nature Metabolism:研究发现丙酮酸脱氢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新功能

研究发现丙酮酸脱氢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新功能

2022-04-03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科学家设计出应用于血液中凝血精准检测的高灵敏度传感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吴正岩和张嘉团队设计出一种高灵敏度的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血液中凝血酶浓度的精准检测。

2022-04-08

Nature子刊:通过微工程系统,模拟早期人类妊娠

  在哺乳动物中,妊娠始于卵子的受精,要成功建立妊娠,胚胎需要能够连接并植入支持妊娠的母体子宫内膜层。过去的研究表明该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先兆子痫。但出于伦理考虑,这很难在人类身上进行评估,动物或细胞模型则无法模拟一些细胞的复杂性。2022年3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

2022-03-17

德国工程院首位华人院士全职加盟西湖大学

  德国工程院第一位留德华人教授院士曾安平,决定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据介绍, 这是曾安平自1986年出国读博至今,时隔36年之后第一次正式全职回国工作。资料显示,曾安平回国前,是汉堡工业大学终身教授、生物过程与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国际高

2022-03-15

德国应用化学:发现促不对称合成N-取代1,2-氨基醇新方法

手性N-取代1,2-氨基醇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关键结构单元,也作为手性催化剂、手性配体或手性助剂应用于复杂分子的不对称合成。但是,现有的合成方法存在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区域/立体选择性较差等不足,开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合成手性N-取代1,2-氨基醇的新方法具有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研究团队利用亚胺还原酶和苯甲醛裂解酶

2022-03-29

Nature子刊:亮氨酸tRNA合成是乳腺癌的肿瘤抑制因子

癌症因其复杂性和难治性,一直是医学界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涉及转录组和翻译组的改变,但与转录控制不同,翻译控制在癌症中的研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转运RNA(tRNA)丰度的增加和氨基酸偶联通常会促进肿瘤发生的增加。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ell

2022-03-19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水豚肠道微生物降解植物多糖的机制

草食动物消化道内的共生微生物群是解聚木质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水豚是现存最大的啮齿动物,通常生活于潘塔纳尔湿地和亚马逊盆地,由于其饮食以禾草和水生植物为基础,也被称为“草之王”。它们可以通过微生物共生机制有效地解聚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量。近日,发表在Nat Commun上的一篇题为“Gut microbiome of the largest living ro

2022-03-23

科学家揭示了一种新的牙齿发育调节因子,泛素特异性蛋白水解49

牙齿发育,或牙齿发育,涉及牙齿上皮和潜在的神经脊来源的间充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牙齿发育不全主要是由于参与牙齿信号传递的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突变,以及环境因素,如放射、化疗和药物。

20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