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方法富集造血干细胞,有望培育出更好的骨髓嵌合小鼠
2021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免疫系统,科学家们通常使用经过基因操纵的小鼠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HSPC)作为一个强大的模型系统。这些研究在与一些人类疾病的斗争中极具价值。然而,目前的实验方案是复杂的、耗时的和昂贵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离的人类共生菌可预防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代谢紊乱
本文目的研究是从人体肠道分离的新型丁酸产生菌--韦氏不动杆菌J115T在普通人群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丰度和流行情况。以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尿病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该细菌对宿主代谢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J115T直接有益于宿主代谢,是开发针对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下一代有益细菌的有力候选者。图片链接:doi:10.1136/gutjnl-2020-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Science子刊报道前列腺癌新疗法:恩扎卢胺“搭档”H6PD抑制剂,显著改善小鼠生存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大约有九分之一的男性在一生中会患上前列腺癌。一些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癌细胞会迅速转移,骨骼和淋巴结是最常见的扩散部位。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恩扎卢胺是一种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护理的标准激素疗法,虽然恩扎卢胺在治疗初期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但大部分患者会对疗法产生耐药性(即发展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从而导致疾病死亡率增加。这是由于雄激
靶向PAC1R:精确清除有毒tau蛋白 改善小鼠认知能力
在阿尔茨海默症(AD)早期,tau蛋白在大脑突触中积聚,破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tau蛋白的积聚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而且tau越多,认知退化的速度就越快。许多研究都试图通过清除或降低有毒的tau蛋白积聚来提高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能力,在5月26日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
抗衰老新靶点SIRT6:使小鼠预期寿命延长30% 背后机制浮出水面
自19世纪以来,人类的预期寿命从不到30岁上升到了70岁以上,甚至百岁老人也不再是稀有的存在。虽然在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这个数字还会上升,但是无论生命长度延展到哪里,衰老是无法避免的。衰老会带来健康困扰和多种疾病风险的上升,因此,抵抗衰老和延长寿命是永不停止的话题和追求。巴伊兰大学的Haim Cohen 教授将研究重
FGF13基因参与调控小鼠海马发育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细胞核定位的FGF13异构体通过表观基因组学的机制参与调控出生后小鼠海马的神经发育》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嘉伟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胡刚团队共同完成。海马的正常发育和可塑性对人和
2045年,男性精子数量“归零”?听听哈佛科学家怎么说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和公共卫生系Shanna Swan博士长期致力于研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最近,她出版了一本名为《Count Down (倒计时)》的新书。她在她的新书中指出,精子数量可能会在2045年时“归零”,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一系列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包括塑料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BPA),以及用于防水的全氟烷基物质(PF
JEM:开发出一种新型小鼠模型可能是开发更好HIV疗法的关键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普通小鼠不能感染HIV,因此以前的HIV小鼠模型使用了携带人类干细胞或CD4 T细胞的小鼠,其中人CD4 T细胞是一种可以感染HIV的免疫细胞。但这些模型往往效用有限,因为人类细胞很快就会将小鼠宿主的组织视为“外来的”,并进行攻击,使小鼠患上重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独特的临床前小鼠模型。为
Cell:揭示通过抑制剪接体捕获和维持小鼠全能性干细胞
小鼠胚胎发育由合子开始,经过2细胞、4细胞、8细胞和桑椹胚形成囊胚,之后继续发育形成胚内和胚外组织。具有最高潜能的干细胞被称为全能性干细胞,一般指体内的合子,2/4细胞,它可以发育到胚内和胚外组织。多能性干细胞一般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团,其发育潜能受限,只能发育到胚内组织。1981年,人们首次在体外分离了第一株小鼠多能性胚胎干细胞系(ESC)。直到40年后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