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我国学者在河南发现水熊虫新物种,并揭开其超强抗辐射能力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和功能验证,揭示了新发现的水熊虫物种河南高生熊虫辐射耐受的三种机制。
J Adv Res:制备纳米凝胶提高环氧虫啶对柑桔黄龙冰病媒柑橘蚜毒力和持久性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以环氧虫啶为载体的纳米凝胶(NG)给药体系,所得Cyc@NGs具有较高的载药效率(60 wt%)。
Science子刊: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两种新化合物可将隐孢子虫载量减少99.8%
溶解度受限或渗透性受限的化合物对隐孢子虫在小鼠体内脱落的减少程度最高。有两种化合物(DDD489 和 DDD508)被确定为最有效的化合物,可减少 99.8% 以上的隐孢子虫,且不会复发。
中大科研团队在寄生虫与宿主特异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尽管目前关于启动和调控“胞啃作用”的精确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该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介导的“胞啃作用”需要补体C3和补体受体3(CR3)来实现对血吸虫的黏附作用。
基因工程改造的萤火虫牵牛花开售,29美元即可拥有
Nature 在报道中指出,这是一项“开创性事件”,我们创造出了一种可以生物发光的植物,其发出的肉眼可见,而且,它不局限于实验室,普通消费者也可以购买。
植物寄生线虫多倍体基因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鉴定了根结线虫中的一种新型的端粒结构,解析了异源多倍体线虫的网状进化途径,揭示了其通过未减数配子与单倍体配子杂交的多倍体化方式
Cell Host & Microbe:常见的膳食补充剂或能保护机体抵御隐孢子虫的感染
来自Francis Crick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常见的膳食补充剂或能保护机体抵御慢性隐孢子虫感染。
PLOS ONE:发现6种化合物经重新利用后有望治疗弓形虫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一种实验性药物可以减少已知会损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神经元中 tau 蛋白的毒性变化。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Alzheime
Sci Adv:识别出能驱动胰腺癌扩散的变形虫样细胞 有望开发出新型胰腺癌靶向性疗法
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识别出了一种能驱动胰腺癌扩散的特殊细胞,并发现了这些细胞中的弱点或能利用当前药物靶向作用,这或许就为治疗胰腺癌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布氏锥虫RNA编辑机制
作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夫妻,Ruslan Afasizhev和Inna Afasizheva已经合作了几十年。他们共同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单细胞致病寄生虫---布氏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