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期,为期一周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江南大学饶志明教授团队科研系列成果“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高效合成高值氨基酸”亮相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的“基础前沿”板块。江南大学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打造了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量、高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的氨基酸高产菌株,实现我国

2021-10-31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李磊课题组发布植物microRNA数据库新版本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PmiREN2.0: from data annotation to functional exploration of plant microRNA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介绍了植物microRNA综合数据库PmiREN的最新版本。MicroRNA是真核

2021-10-06

莆田36名小学生感染新冠!美国CDC:不接种疫苗死亡风险将增11倍!

  任谁也不会想到,新冠疫情爆发一年多后,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疫情再次蔓延,致使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多次反弹。加上这几天国内莆田疫情爆发,36名小学生感染新冠 ,又出现了一些质疑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声音。疫苗到底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能否降低死亡风险?近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案—不

2021-09-16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裴端卿课题组(细胞命运调控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助理及研究员系列招聘启事 

2021-09-02

Science揭秘肠道运行新机制:合成胆固醇中的“好学生”,或为肝脏疾病治疗带来新靶点

  胆固醇,大家都很熟悉,经常有人将其归类为有害身体健康的“坏东西”,“降低胆固醇”也是时常萦绕在大家耳边的一句话。然而,很多人似乎会忘记,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坏”胆固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LDL-C),它经常会对心脏、动脉等造成伤害,而“好”胆固醇,叫做高密度脂蛋白(HDL-C),能够清洁疏通动脉,具有抗炎、抗氧化、预防冠心病

2021-08-0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课题组揭示选择性自噬通过降解TBK1维持免疫平衡的新机制

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感染病毒后,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DNA或RNA,从而快速启动固有免疫和抗病毒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有效清除入侵的病毒。在感知危险信号后,调控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关键激酶TBK1(TANK-binding kinase 1)被激活,并进一步磷酸化转录因子IRF3,使其入核,诱导下游干扰素的产生。TB

2021-07-25

中山大学生科院研究发现:   小分子中药阿可拉定下调肝癌髓源免疫抑制细胞(MDSC)的产生和激活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李莲博士实验室和郑利民博士实验室在国际免疫学学会联合会(IUIS)官方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htpps//doi.org/10.3389/fimmu.2021.609295)在线发表阿可拉定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成果“Icaritin Induces Anti-tumor Immune

2021-03-01

Cell:通过数学生物学控制基因表达,靶向攻击耐药性癌症

2020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今年值得感谢的事情之一是,顽固、持续存在的问题似乎对科学家和数学家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那些会让我们大多数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则是他们的日常研究课题。这也是科学家们在不断对抗癌症、病毒和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取得进展的原因之一。美国特拉华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数学生物学家Abhyudai Singh就是这样。S

2020-11-25

Cell子刊:探究大学生在COVID-19呆在家里命令执行之前和期间的睡眠情况

2020年6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睡眠与时间生物学实验室的Kenneth Wright及其同事们比较了139名大学生在呆在家里命令执行之前和期间的睡眠情况,这是因为这些大学生从面对面上课转向远程上课。据他们的报道,夜间睡眠时间在工作日增加了约30分钟,在周末增加了24分钟。睡眠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规

2020-06-17

JCAL:长期上网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斯旺西大学和米兰大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数字技术的学生缺乏参与研究的动力,并且对考试更加焦虑。由于使用数字技术产生的孤独感增加,这种影响变得更糟。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