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默沙东失眠新药suvorexant NDA遭FDA拒绝但低剂量版获批现曙光

2013年7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7月1日宣布,已收到来自FDA有关实验性失眠新药suvorexant新药申请(NDA)的完整回应函(complete response letter,CRL)。 在CRL中,FDA拒绝批准默沙东新失眠药物suvorexant的新药申请(NDA),但为低剂量版本suvorexant的获批打开了大门。

2013-07-03

重庆成立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为进一步整合重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产业跨越式发展,1月12日,重庆市科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七个部门成立了“重庆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黄晶要求,联盟要以提升医药科技及产业竞争力和促成产业发展为目标;其次要完善产学研联盟建设的体制与机制,解决“联而不盟”和“联而难盟”的情况,以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目标相结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联盟。

2012-11-19

三个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入驻重点科研产业园基地

近日,全国首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奠基仪式在广州科学城自主创新产业园举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迄今已有三个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入驻基地。 据介绍,这是国家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于2010年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超亿元、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两栋研发及生产大楼将于三年内建成。

2012-11-19

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吉林)基地建设启动

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吉林)基地”建设工作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启动。这一基地计划到2013年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产品产业化,实现新增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 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伟汉介绍,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吉林)基地”以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通化医药产业园为载体,由吉林省10所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30家医药企业组成,以现代中药与生物药为特色,将通过建立药物创新孵化长效机制...

2012-11-19

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启动 有望新增产值百亿元

9月7日,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吉林)基地”建设工作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启动。这一基地计划到2013年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产品产业化,实现新增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

2011-10-08

重庆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共测试中心正式运行

12月20日,重庆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共测试中心、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两江新区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推介会举行。 启动仪式上,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和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闪伟强为“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揭牌;市科委副主任王力军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为“重庆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共测试中心”揭牌;市科委、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庆大学三方签订了“共建国家级新药研发综合性技术平

2013-01-11

四环医药创新药百纳培南获颁发临床试验批件

四环医药创新药百纳培南获国家药监局颁发临床试验批件 预期2013年上半年开展I期临床试验重头产品加强四环医药可持续发展 香港2013年1月22日电 /美通社/ --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股份代号:0460,「四环医药」或「公司」),中国领先的心脑血管药物制药公司之一,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轩竹」)研发的1.1类创新药百纳培南原料药及注射剂获国家药监局颁发

2013-01-2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缓慢 创新药或进医保目录

网友姜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正规途径买药,一个月要花15000元,而从网上买国外的仿制药才1500元。“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我只能通过网络这个途径买药。”而与患者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很难走进医院。丁列明和他的团队用了10年的时间,研发成功了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结束了中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2013-03-13

复星医药与上海药物所共同开发抗肿瘤创新药

上海2012年11月21日电 /美通社/ -- 2012年11月20日,复星医药在上海宣布将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3个靶点的抗肿瘤创新药物。此次合作模式区别于过去“产学研联盟”较为松散的CRO模式,而是共同发展(Co-development),双方共担风险,共同拥有创新药物专利,共享成果和收益。

2012-11-21

完全知识产权抗癌创新药盐酸埃克替尼正式上市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创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日前正式上市。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科技部、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进入收获期。 截至今年3月,本专项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24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36个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进展顺利;23个药物完成临床研究;800余个品种处于各研发阶段,品种研发链正在形成。

20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