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媒爆料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首个临床试验失败,真相是什么?

2020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不小心公布的文件草稿称,实验性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在治疗COVID-19的首个随机临床试验中失败,这篇报道随后被删除。该药物的研发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对这篇被删除的帖子对研究结果的描述提出了质疑,称这些数据

2020-04-24

Antivir Res:冠状病毒融合机制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靶标

2020年4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鉴定出抗病毒治疗COVID-19的一个潜在的靶标。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6日在线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期刊上,论文标

2020-04-12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发现PBX1+蜕自然杀伤细胞促进胎儿发育

2020年4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在怀孕早期,在胎盘的母胎界面(maternal-fetal interface)发现了许多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ecidual natural killer cell, dNK细胞)。然而,人们对dNK细胞亚群的功能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郑州大学第一附

2020-04-07

干细胞因子和泌体吸入疗法有望治疗肺纤维化

 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输送肺干细胞分泌物(包括外泌体和和其他细胞分泌因子)可修复小鼠和大鼠因肺纤维化所致的肺损伤,这项工作为肺纤维化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无创治疗手段。本文通讯作者程柯教授是 Randall B. Terry Jr. 再生医学杰出教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

2020-04-01

近期泌体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外泌体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Nature【1】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外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doi:10.1038/s41586-020-2066-6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

2020-03-21

肿瘤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在肿瘤外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 2020年3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纳米尺度(30-150 nm)脂质囊泡,通过运输活性分子参与细胞通讯,是肿瘤液体活检的靶标之一。micro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

2020-03-10

干细胞泌体与五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月上旬,国际上生物技术公司Aegle Therapeutics的干细胞外泌体临床试验获得了400万美元的融资,用以治疗孤儿疾病营养不良性表皮松解症。这项临床研究利用同种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皮肤起泡疾病。该研究的关键就是外泌体,临床前研究表明,外泌体携带特定

2020-03-09

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

2020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制(decoy mechanism),其或能保护细胞免于诸如细菌等外来入侵物所释放的危险毒素;研究者表示,细胞经常会暴露于细菌所释放的微小、蛋白包被的特殊物质中,即外泌体(exosomes

2020-03-09

Nature Communications:微流控设备捕获脑肿瘤脱落的细胞

 精确的癌症治疗依靠获得有关肿瘤的分子信息来指导有效的治疗决策。由于脑肿瘤的针头活检是侵入性的且困难的,因此生物工程师已经开发了捕获脑肿瘤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V)的微技术。囊泡携带突变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样品,引起恶性肿瘤,研究人员希望对其进行分析以优化治疗方法。尽管它们携带大量信息,但来自肿瘤的电动汽车是非常小的颗粒,由脂质制成,并且相对罕见。因此

2020-02-12

线粒体融合研究方面获进展

2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课题组、胡俊杰课题组和美国科学院院士JodiNunnari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analysis of a trimeric assembly of the mitochondrial dynamin-like GTPase Mgm1”。该研究解析

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