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病毒表面蛋白进行建模,确定流感病毒、HIV和冠状病毒的进化和逃逸突变,从而为开发通用疫苗奠定基础
2021年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制造针对某些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和HIV)的有效疫苗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病毒变异非常迅速。这使得它们能够通过一种称为 “病毒逃逸”的过程,逃避特定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如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初为分析语言而开发的模型的方法,可在计算上构建病毒逃逸的模型。该模型可以预
Science:在恒河猴中重现HIV包膜蛋白Env和广泛中和抗体的共同进化,为开发高效的HIV疫苗奠定基础
2021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人们普遍认为,开发有效的基于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需要一致性地激活多个表达特异性识别一种或多种经典的广泛中和抗体(bNAb)表位簇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生殖系前体B细胞,然后通过高效的抗原驱动选择来实现抗体亲和力成熟。事实证明,如何通过免疫接种来完成这一壮举是一项艰巨的科学挑战。合理设计HIV-1疫苗的一个障碍
研究人员发表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2020年终盘点: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此外,科学突破奖和拉斯克奖也广为人所知。
瀚晖制药携手仁东医学,为乳腺癌精准诊疗加码
2020年12月15日,瀚晖制药有限公司(简称“瀚晖制药”)和仁东医学集团(简称“仁东医学”)关于乳腺癌精准诊疗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商业代理合作的签约仪式在上海成功召开。
首个激酶组图谱为开发靶向癌症相关激酶的降解剂奠定基础
2020年12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对于希望利用一种强大的新技术来破坏称为激酶的细胞酶的科学家们来说,选择可能有点令人难以接受。约有514种不同的蛋白激酶在人体细胞中工作,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2.5%。了解其中的哪些蛋白激酶可以被分解,以及哪些药物分子可以最好地执行这种分解,可能会加快靶向攻击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激酶的治疗方法的开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可生物降解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研究获进展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发光纳米生物医学探针,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已在各种危重疾病如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已报道的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都可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聚集,无法以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
张锋等团队开发新技术,为系统性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基于三重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WES)的分析表明,存在大量的从头丧失功能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神经发育病理的风险,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延迟(ASD / ND) 。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的常见变体相比,此类从头风险变体通常具有较大的效应量,高度
利用基因组揭示板蓝靛蓝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
板蓝(Strobilanthes cusia,又称为“南板蓝根”)具有较丰富的靛蓝色素(indigo),因此,其一直是传统的蓝色染料植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团队的野外调查发现,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蓝靛瑶”对靛蓝的利用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他们崇尚蓝色服饰,以蓝色为民族文化的主色调(图1a,b),板蓝的利用对维持蓝靛瑶传统文化具有意义。此外,靛
罗氏诊断-先声诊断转化医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牌
2020年12月1日,日前,罗氏诊断生命科学部和先声诊断正式宣布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并在南京隆重举行了“罗氏诊断-先声诊断转化医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双方表示将致力于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感染、药物基因组学等精准医学领域的开发、转化应用及商业化,为更多终端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检测产品,共同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应用以及转化医学的发展,造福更多中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