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Physiol:定中等在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Plant 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R1, a Calmodulin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Modulates Plant Defense and Ethylene-Induced Senescence

2012-02-22

J Immun:郑永等MHC IA选择性剪接及免疫调控作用机制获进展

目前普遍认为,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是机体增加蛋白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机体调控蛋白表达的一种重要机制。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中,保守估计约有75%的基因发生选择性剪接,尤其多发生在免疫系统。一个高效的免疫系统必须适时和适当地对病原微生物作出免疫应答,而选择性剪接就是免疫系统发挥其正常生物学功能而有效利用的一种机制。

2012-11-18

氏综合症的遗传病理

唐氏综合症被认为是由基因表达紊乱造成的,所以要了解这种表现型背后的分子机制,就需要了解携带21号染色体的全部或部分“三体”(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的细胞和组织中的转录组差异。

2014-04-22

日本氏综合征患儿15年来倍增

日本妇产科医学会4月19日发表调查报告说,日本唐氏综合征患儿数目过去15年间增加了1倍多。妇产科医学会认为,这是由于随着高龄妊娠增加,怀上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也在增多。

2014-04-22

Nat Genet:研究发现氏综合征和白血病之间的分子联系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在儿童时期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风险较高,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发现了这两个疾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

2014-04-22

JAMA:结肠镜初次检的年龄或应男女有别

据9月28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一项对超过4万个结肠镜筛检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各个接受检查的年龄组中,男性比女性有着更高的晚期肿瘤发病率;从而提示,接受最初结肠镜筛检的个人年龄应该具有性别特异性。

2012-11-18

新型“电子皮肤”可进行乳腺癌早期

在检测乳腺癌上,相比其它方法比如MRI技术,手动检查乳腺组织似乎看起来是一件低技术的方法,但是近日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电子皮肤”,其就可以感知乳腺中的小肿块并且对这些肿块进行成像,这或许为乳腺癌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早期的一些研究基础,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2014-09-15

JIDC:早期查是避免大型埃博拉疫情爆发的关键

近日,研究发现提高诊断严重发烧症状的方法对于抵抗埃博拉病毒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上。

2014-09-30

业忠等峨眉弹琴蛙行为生态学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刊文Animal Behaviour: Frogs croak about their pad(doi:10.1038/480417b),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行为与神经课题组关于峨眉弹琴蛙(仙琴娃)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Real estate ads in Emei music frog vocalizations:

2011-12-26

PLoS One:郑永等在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 of Plasma Viremia on Apoptosis and Immunophenotype of Dendritic Cells Subsets in Acute SIVmac239 Infection of Chinese Rhesus Macaques。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