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ncet Neurol:小型临床试验表明一种改良的CAR-T细胞有望治疗重症肌无力

来自一项小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一种称为CAR-T细胞的先进血癌免疫疗法的改进形式经调整后可能能够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即一种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项临床试

2023-06-28

研究首次成功培育3个基因编辑小型猪新品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联合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培育的中农巴马小型猪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近日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

2023-03-01

改良阿特金斯饮食配合药物治疗,使耐药性癫痫发作显著减少的患者比例提升近10倍

该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MAD能够显著的降低耐药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需要将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与MAD相关的神经生理学和遗传学标志物,为MAD用于耐药性癫痫的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023-02-01

麻类所改良湖南茶陵紫皮大蒜增产90.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担的湖南省茶陵县紫皮大蒜提纯复壮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评审。测产结果显示,脱毒大蒜蒜头平均直径超过5cm,比对照母本蒜增产90.1%。

2022-05-23

研究发现可协同改良小麦抗旱节水和氮肥利用效率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逆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GmTDN1基因可协同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氮肥利用效率,为同时提高小麦抗旱节水和氮肥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2022-05-23

Plant Communications:揭示籼稻血缘渗入对粳稻遗传改良的贡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我国粳稻育成品种的演变规律和改良历史,在基因组层面揭示了籼稻血缘渗入对粳稻遗传改良的贡献。

2022-04-26

Nature重磅:高彩霞团队等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造既抗病又高产的小麦新品系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养活了全球约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而白粉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重病小麦的田减产可达40%以上,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早在2014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团队和微生物所邱金龙团队就合作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定向突变了小麦的感病基因MLO,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小麦品种。然而新的问题来

2022-03-08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大豆遗传与分子改良学科组发现PG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遗传与分子改良学科组题为“A polygalacturonase gene PG031 regulates seed coat permeability with a pleiotropic effect on seed weight in soy

2022-03-15

番红砗磲子二代(品系)繁育成功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专家,在海南省三亚市对海洋动物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组研究员喻子牛团队培育的“番红砗磲子二代(品系)培育”成果进行现场验收。砗磲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关键框架物种,可以起到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目前,砗磲受到过度捕捞,天然砗磲资源破坏严重,因此,砗磲子二代人工繁育的实现,使人工繁育砗磲形成有效的繁育闭环,不再需要利用野生砗磲做种

2022-01-01

Molecular Plant:解析高粱驯化改良过程中的基因组印记

  作物驯化和遗传改良,在人类从游牧狩猎到定居的生活方式过渡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高粱是谷类作物,具有多种用途,如食物、饲料、酿酒、制糖和生产生物燃料等。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应对气候环境的挑战,揭示高粱驯化和改良过程的基因组选择,探索种间杂交以及平行/趋同进化的遗传机制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组依据种质资源驯化改良所处阶段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