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临床试验表明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可减少中度至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死亡率
2020年2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目前尚无经过临床验证的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法。皮质类固醇在ARDS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员旨在评估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在ARDS中的作用,它可能改变肺部
默沙东Recarbrio新适应症获优先审查,治疗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细菌性肺炎!
2020年02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复方抗生素产品Recarbrio(亚胺培南/西拉司丁/relebactam)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已授予优先审查。该sNDA寻求批准Recarbrio,用于成人患者治疗由某些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和
复旦大学张永振课题组发表Nature论文揭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中国正在爆发的人类呼吸道疾病有关
2020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寨卡(Zika)等新兴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如何、何时和何地出现新疾病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最近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道了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自第一位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来,截至2020年1月25日,已报道了至少1975例病例
2015年美国科学家曾在实验室创造了一种冠状病毒,并能感染人呼吸道,跟武汉新冠病毒有关吗?
五年前的争议论文2015年11月9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传染病学家Ralph Baric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一篇极具争议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SARS冠状病毒骨架和来自中华菊头蝠的SHC014冠状病毒表面蛋白进行工程化改造,在实验室创造了一种杂交冠状病毒,这一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的呼吸道细胞,并能引起小鼠疾病。该研究表明,SHC014冠状病
Jazz创新药Sunosi获欧盟批准,治疗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日间嗜睡!
2020年01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Jazz制药公司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Sunosi(solriamfetol),用于治疗成人患者与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伴有或不伴有昏厥)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的白天过度嗜睡(EDS),该药具体适用于:EDS采用主要的OSA治疗(如持续气道正压[CPAP])没有取得令人满
单链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
研究揭示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
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
研究实现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区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组(18T7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通过构筑基于生物分子响应性聚合物的仿生离子通道,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识别与区分,同时揭示了一种基于“博弈”的转变机制。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连接在糖链末端。唾液酸糖链分布在哺乳动物细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质表面,这种最外端位置及其广泛的分布
Nature: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诸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诱发肺炎的病毒的新型疗法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阳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阐明了人偏肺病毒(HMPV)的关键组分结构后,发现了一种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两种病毒失活的新方法。图片来源: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RSV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