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CD16xCD33特异性杀伤细胞衔接器(BiKE)在小儿AML和表型ALL患者中的潜在免疫治疗作用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中诊断出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癌症诊断的30%,绝大多数(80%) 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而其余的被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其中,大约25%的双表型或双系ALL表达髓系特异性抗原CD33,因此,CD33+白血病患者标志着一个高危人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促进免疫系统克服恶性肿瘤而不增加进一步危及生命的毒性。自然杀伤(N

2021-08-27

酶担载的纳米杂化凝胶模拟过氧化物酶体用于肿瘤化学动力/光动力学治疗”取得最新进展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Peroxisome inspired hybrid enzyme nanogels for chemodynamic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为题,在线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教授、牛德超副教授研究团队和同济大学化学科

2021-09-08

研究人员发展出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苄胺的新路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李昌志、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发展出一步法将木质素中含量最丰富的β-O-4结构片段选择性胺化解聚生成苄胺的新策略,并打通了从真实木质素原料到苄胺的制备路线。木质素是植物类生物质的主要成分,由苯丙单元通过C-O或C-C键连接构成,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类化合物资源之

2021-08-04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二甲胍调控PD-L1降解的新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波研究组的研究成果PD-L1 degradation is regulated by electrostatic membrane association of its cytoplasmic domain。研究发现,酸性

2021-08-26

欧盟批准优时比IL-17A/17F效抑制剂Bimzelx(bimekizumab):疗效优于多款生物药!

bimekizumab强效中和IL-17A和IL-17,疗效击败修美乐(Humira)、喜达诺(Stelara)、可善挺(Cosentyx)。

2021-08-25

溴代阻燃剂四溴酚A及衍生物的肝脏免疫毒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等在溴代阻燃剂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Toxicity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nd Its Derivative in the Mouse Liver Following Oral Exposure at Environ

2021-08-19

ARS:二甲胍或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线粒体功能

2021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二甲双胍是一种能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而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机体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上题为“Does Metformin Modulate Mitochondrial Dynamics and F

2021-08-15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四链体-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

2021-08-14

肠道菌群和大脑的奇妙关联又叒叕增加了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宿主免疫和大脑健康的重要调节因子。衰老过程会导致微生物群发生巨大变化,这与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不佳和虚弱有关。此前研究表明,衰老会触发代谢和免疫反应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大脑功能和行为的紊乱,其中包括海马体相关认知行为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动物模型已经揭示微生物群在调节宿主肠道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一定

2021-08-12

新型异源链寡核苷酸有效跨过血脑屏障,有潜力治疗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021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疗法有可能在基因水平上改善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抑制有害蛋白质或非编码RNA的产生。在此之前,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实现足够浓度的ASO递送和全身给药是困难的。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武田制药公司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