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吕久安团队开发出高性能人工肌肉微纤维制备新技术
受到自然界中蜘蛛液晶纺丝原理的启发,西湖大学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创造出一种连续、高速纺丝制备LCE纤维的新方法,制造速度可达8400m/h(已报道的最高制造速度为~5000m/h)。
Nature:新技术绘制出细胞读取基因组的位置和方式
一项新新的研究指出一种称为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的技术可以被用来同时绘制基因如何开启和关闭以及它们在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区域如何表达。
科学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不断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科学家们发表的相关重要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战略合作丨华大智造携手凯普生物,基于高通量测序推动精准医疗临床应用
2023年3月29日,华大智造与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凯普生物)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在高通量测序平台、国际市场拓展等方向达成战略合作。
类器官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专场 | 聚焦类器官模型、芯片等产品应用!2023类器官研讨会论坛二日程出炉!
大会时间:2023年5月19-20日 大会地点:上海中谷小南国花园酒店 大会主题:前沿交叉 创新融合 主办单位:生物谷、梅斯医学 联合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叶山东团队揭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损伤因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4.2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四方联盟在银川成立
在3月18日举办的“源起银川共创未来”首届数字医疗健康银川峰会上,来自天津、深圳、山东、宁夏四地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的负责人在银川共同签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四方联
Science子刊:孙钰/黄熹团队发明机械纳米手术技术,利用磁控碳纳米管治疗耐药胶质母细胞瘤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中有超过一半的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会发展出先天性或者获得性替莫唑胺抗性。而此方法在两种抗药性的小鼠模型中都显著地提高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为治疗抗药性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了新手段。
Cell: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修复重症免疫缺陷的基因突变,恢复T细胞产生
实验结果显示,ABE修复的HSPC细胞被引入人工胸腺类器官后,产生了功能完全且成熟的T细胞。这表明了对CD3δ-SCID患者的干细胞进行碱基编辑可以修复他们的致病基因突变。
Mol Psych:科学家开发出针对焦虑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针对焦虑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手段,这种测试技术能分析特殊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客观地确定个体患焦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