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抗肿瘤抗体有望阻止动脉粥样硬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让肿瘤细胞展示在它们表面上的保护它们自己免受免疫系统吞噬的一种信号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经常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发作---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NNBM:肥皂泡样脂质体或可帮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运输工具,但其经常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的人工脂质体或许并不会引发人类和猪机体的任何反应。
神奇研究用“磁铁”指引纳米颗粒 对抗动脉硬化!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一些国家,患动脉硬化的人特别多,动脉硬化会带来致命后果:动脉血管中出现的斑块沉积会导致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生。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纳米颗粒引导新细胞靶向血管病变部位,从而对抗动脉硬化。科学家们证明在小鼠体内这些新细胞确实能够在病变部位发挥治疗效果,但在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之前仍然需要更多研究进行验证。
动脉硬化可预测认知能力下降
2015年12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艾莫利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血压来说,经脉搏波速度测量的动脉硬化与急剧下降的认知能力相关性更高。该研究结果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这可能会提供一个预测未来
苗俊英: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与动脉硬化
苗俊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从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工作。在2014自噬转化医学与疾病研讨会上,苗教授就“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与动脉硬化”做了精彩分享,该演讲视频已上传至行云学院供交流学习。
Science: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
近日,来自伦敦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网状结构,并将其称为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 (NETs)。这种结构在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体内,可以促进炎症反应。NETs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在慢性炎症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Science杂志上。
Psych Med:常见抗抑郁药或可增加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近日,研究成果表明,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或可使得非人灵长类动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6倍,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Psychosomatic Medicine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建议解读
2013年7月,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协会(IAS)汇集世界不同地区15个协会的专家与代表,全面评价归纳已有试验结果,制订了《全球血脂异常管理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胡大一教授对《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进行了解读并作为口袋书的序言一并出版。
Nature review immunology:胆固醇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长期食用富含脂肪与固醇的食物使血液系统中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增高,促进了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的过量沉积,并且引起炎症反应,最终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JAND:蓝莓,有效降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试想一下,如果在你的早餐麦片中加入一杯蓝莓,那么你就赶快干掉它吧!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蓝莓或可有效降低机体血压和动脉硬化,而这两种疾病都和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