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瘤内菌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新机制

于君匡铭团队研究发现,Catenibacterium mitsuokai 在HCC患者粪便及肿瘤组织中显著富集。C. mitsuokai可破坏肠道屏障,易位并定植在肝癌组织中。

2025-10-0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克隆之父 John Gurdon 去世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熟的或特化的细胞无法回到未成熟的状态,而格登证明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025-10-09

Cell:我国学者鉴定出抗猴痘病毒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这两项研究确立了 A35 蛋白作为猴痘的关键治疗靶点的地位,并突显了 A35 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作为下一代正痘病毒(包括天花病毒、猴痘病毒、豆苗病毒、牛痘病毒等)治疗的有前景的候选药物。

2025-08-29

Cell重磅:AI大模型,设计生成人类单克隆抗体,对抗新型病毒

MAGE 是首创(First in Class)的无需提供抗体序列模板即可设计出具有明确靶标结合功能的新型人类抗体的里程碑式 AI 模型。

2025-11-11

Cell:肠道菌稳定的儿童,身高发育更好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分辨率,能够提供菌株级的微生物信息,并通过泛基因组分析和微生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mGWAS),发现了与儿童营养不良相关的特定微生物基因特征。

2025-09-15

产后压力不扰宝宝肠道菌,却改母乳菌

本研究发现产后母体压力与纯母乳喂养婴儿粪便菌群无一致关联,但与母乳菌群多样性相关,提示母体压力可能通过母乳菌群影响婴儿发育。

2025-06-27

肠道菌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因子与皮肤炎症之间的机制性联系,凸显了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银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5-09-11

研究揭示引爆遗传风险的“雷管”——克隆性造血

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对癌症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未来的精准预防和早期干预点亮了一盏明灯。

2025-07-22

复旦团队发现,口腔微生物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找到特定细菌和代谢通路

模型分析显示,口腔微生物组特征可用于ESCC分类,具有独立增益价值,对疾病早期识别或有帮助。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