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非洲野生猪科动物遗传资源挖掘方面获进展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2022-12-09

我国山羊特色遗传资源挖掘实现突破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寒冷、低氧、低压和强紫外线的极端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伴随着人类迁徙与生产活动,一批家养动物也逐渐适应了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成为藏区居民

2022-11-28

南医大王曦等揭示表观遗传修饰可提高对病原体感染的防御能力

在遭遇病原体感染期间,造血系统会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紧急模式,这提高了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如果身体启动了紧急造血模式,这表明免疫系统处于警报状态,这有两个不同的目的:紧急造血模式能够补充和增加在感染或炎症

2022-12-16

《自然·遗传学》:迄今最大规模外显子水平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新风险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Henne Holstege团队首次在外显子水平上利用罕见变异报道了新的AD风险基因——ATP8B4和ABCA1,并且还对以往GWAS报道的风险基因

2022-12-19

上海交大团队研究近10万中国人数据发现,长期夜间暴露于人造与糖尿病风险升高28%相关

夜间长期暴露于户外人造光,与葡萄糖稳态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存在显著关联,而且在中国成年人中,估计有900万例糖尿病可归因于夜间人造光暴露。因此夜间人造光暴露可能是糖尿病一个潜在的新危险因素。

2022-12-13

Cell Rep:遗传易感性或能为致病菌打开大门来加速人类克罗恩病的发生

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的改变或许会为有害肠道菌群打开大门,从而引发驱动克罗恩病的炎症,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针对免疫系统障碍患者的靶向性疗法。

2022-12-13

绿茶提取物或会损伤携带特定遗传突变人群的肝脏健康!

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供了首个可靠的线索表明,两种基因突变或许能帮助预测风险人群。

2022-12-12

遗传编码膦配体及人工金属蛋白(酶)设计研究中获进展

该工作首次运用遗传密码子扩展(GCE)策略,将非天然的膦配体引入生命体系,进而发展了含非天然膦配体的人工金属蛋白(酶)的构建策略。

2022-12-01

系统研究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的遗传稳定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创新团队将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材料繁殖至第4代,从植株表型、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和亚基因组转录等层面比较了不同世代克隆材料,证实了无融合生殖杂交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