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心脏病药物苄普地尔在体外有效抑制SARS-CoV-2入侵人体细胞

2021年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20年里,有三种人畜共患的β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群体,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很高。COVID-19大流行是由SARS-CoV-2引起的,SARS-CoV-2是这三种冠状病毒中最容易传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任何冠状病毒的预防性治疗方法获得批准,而且虽然有几款针对SARS-CoV-2的有效且广泛

2021-02-23

科学家成功实现在活细胞中进行分辨率的RNA成像!

2021年2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题为“Super-resolution RNA imaging using a rhodamine-binding aptamer with fast exchange kinetic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实

2021-02-28

新研究揭示绕过突变抑癌基因,根除癌细胞新机制

  TP53是一种关键的抑癌基因,通常会通过DNA结合域中的错义突变而失活。这些错义突变通常会使p53丧失肿瘤抑制活性,同时产生可促进肿瘤进展的突变的p53(mtp53)蛋白。 mtp53的存在可增加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丢失和癌基因的扩增。近日,来自美国斯托尼布鲁克大学Luis A Martinez课题的的研究人员在《Ca

2021-02-22

研究揭示人胚胎干细胞源心血管前体细胞及其分泌因子促进缺血/再灌损伤心肌修复的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杨黄恬课题组在Stem Cell Transl Med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eurotrophin-3 contributes to benefits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cardio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agains

2021-02-07

细胞》子刊:抑癌蛋白p53突变跳反!科学家首次发现,突变的p53不仅失职,还压制先天性免疫,促进肿瘤生长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Luis A. Martinez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旗下的《癌细胞》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突变后的p53蛋白不仅失去了抑癌能力,它还直接与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抑制先天免疫信号的传递,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给癌细胞营造免疫逃逸的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TP53基因突变的复杂程度令人咋舌。Mar

2021-02-10

揭示帕金森病疾病风险和严重性与细胞溶酶体中的离子通道突变密切相关

2021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许多基因突变被发现与一个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有关。然而对于这些突变中的大多数,它们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突变---一种突变是增加疾病风险并导致帕金森病患者患上更严重的疾病,另一种突变是降低疾病风险---如何在体内表现出来。

2021-02-04

研究揭示咽囊在弓动脉前体细胞特化中的作用

 弓动脉是脊椎动物胚胎连接心脏与背主动脉的唯一通道,是胚体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弓动脉的发育分为弓动脉血管的形成及血管重塑两个过程,最终形成颈动脉、括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等心脏大动脉血管。斑马鱼胚胎弓动脉的发育虽然无重塑过程,但弓动脉的形成高度保守,是研究心血管发育的理想模型。心脏大动脉血管发育缺陷是导致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缺

2020-12-24

Cell Stem Cell:人类干细胞中是否含有致癌突变

近日,一项开拓性的新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消除了对人类干细胞可能含有致癌突变的担忧。

2020-12-17

EMBO Bio Med: 靶向突变P53如何导致癌细胞死亡

肿瘤病理学系的Sophia Ceder和Klas Wiman及其同事与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墨尔本大学,剑桥大学和Aprea 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一起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为靶向p53突变的化合物APR-246的机制提供了新颖的理解。

2020-12-19

Blood:苏木精选择性杀死CALR突变细胞,有望用于治疗骨髓性肿瘤

2020年12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骨髓增生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PN)是一组骨髓恶性疾病,患者往往有一种致癌突变形式的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ALR)基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科学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兼职首席研究员、维也纳医科大学团队领导Robert Kralovics及其研究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