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lin Cancer Res:VEGF水平可预测大肠癌患者是否受益于阿瓦斯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比较贝伐单抗(阿瓦斯丁)靶向作用的特定蛋白质水平可能将确定晚期肠癌患者是否受益于贝伐单抗的治疗,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23日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贝伐单抗或贝伐单抗,已证实能增加约10至15%的患者肠癌的生存期,但一直无法预测哪些患者将会受益于此药。

2012-11-18

Cell Reports:科学家开发出新药物治疗顿氏病

2012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国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化合物能够抑制小鼠亨廷顿氏病症状。该化合物是一种合成的抗氧化剂,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细胞器线粒体。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顿氏症中都存在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科学家们用合成的抗氧化剂XJB-5-131治疗遗传突变的亨廷顿氏病小鼠。该化合物能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神经元的存活。

2012-11-18

Neurology:鉴别出顿氏症患者出现大脑病理学表现的分子机制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在亨廷顿氏疾病对大脑损伤效应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eurology上,这项研究主要揭示了受亨廷顿氏病影响较大的大脑区域,同时为开辟新型的疗法带来了帮助。

2012-11-18

JCI:白细胞中蛋白或助科学家追踪顿氏疾病的进展

2012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一项用于测定引发亨廷顿氏病(HD)毒性蛋白水平的光学技术,可以被用于揭示血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建和构成。这项研究为揭示蛋白质如何促使大脑损伤以及用于监测HD病情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11-18

梯瓦2600万美元买进顿舞蹈症实验性药物Hentexil

2012年9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梯瓦(Teva)宣布,已与丹麦NeuroSearch公司签署了一项资产转让协议,购买有关候选药物Hentexil(pridopidine/ACR16)的所有权利、资产及债务。目前该药正被开发用于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 disease,HD)手部运动、平衡、步态障碍的对症治疗。

2012-10-01

:脉络膜上腔注射酮咯酸氨三醇后神经节细胞的变化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眼底疾病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及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有较大潜力,但在给药方式和剂量的应用上有很多争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5期出版的一项关于“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does not cause retinal damage”的研究显示...

2013-01-08

PNAS:靶向顿氏病突变基因治疗患者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亨廷顿氏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能导致不协调的肢体动作和认知能力下降。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员成功地减少了亨廷顿氏病突变基因的染色体表达,抑制了亨廷顿氏病的发展。 研究人员表示成年人特别需要亨廷顿蛋白,亨廷顿蛋白位于人体不同组织,能确保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突变基因导致亨廷顿蛋白以异常形式存在。

2012-11-18

PLoS Gene:朊病毒成分和基因剂量或可控制顿氏症

如图显示沉积体中的多聚谷氨酰胺(绿色)可以隔离朊病毒转录释放因子Sup35(红色)。(Credit: Yury Chernoff) 近日,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研究揭示了亨廷顿氏症病人的细胞损伤效应,这就为识别治疗的靶点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和方法。亨廷顿氏症可以引发大脑神经细胞渐进性崩溃,并且影响个体的运动、认知以及智力。

2012-11-18

“十二五”863计划“聚丁二酸二醇酯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等4个课题现场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对863计划立项课题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过程管理,根据863联办统一部署,2012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生物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组织有关专家分别赴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2012-12-05

:科学家发现顿氏病的控制因素

2013年2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亨廷顿氏病,也称为亨廷顿氏舞蹈病,是一种引起运动障碍和痴呆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德国有八**患有该病,并且患者数量以每年数百人激增。该病通常在35至50岁之间开始显现,该病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病人死亡不可小觑。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