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生境链霉菌的培养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放线菌(Actinobacteria)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70多年以来,已有11,000种抗生素被报道来源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如链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阿维菌素等。同时,链霉菌也是活性先导药物和新颖结构化学物种的战略“蓄水池”。然而近些年来,采用普通环境样品和传统分离培养策略,往往是对已知链霉菌物种和已知化合物的重复发现,
瀚晖制药与高济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开拓互联网+医药健康产业
2021年6月17日,国内领先药企瀚晖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晖制药)与拥有万家智慧药店的高济医疗集团(以下简称:高济医疗)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致力于开拓互联网+医疗、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合作,为更多患者带来个性化的、便利可及的疾病诊治服务,打通患者在线就诊和线上线下购药“最后一公里”。
链霉菌碱基编辑研究获进展
链霉菌是许多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者,其基因组蕴含着大量未被开发的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传统的基于双链断裂的CRISPR/Cas9技术虽然已应用于链霉菌的基因组编辑,但需提供外源修复模板,且在多位点同时编辑的应用上仍有局限性。近年来,单碱基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天蓝色链霉菌等一些模式菌株中,相较于传统CRISPR技术更为方便快捷。碱基编辑的效
聚焦医疗数字化创新,孵化产业新生态 赛诺菲成功举办DTx主题研讨会及初创企业展示日活动
2021年6月15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旗下的数字化医疗创新平台——极创联盟(Innovation Hub),成功举行“DTx赋能的未来患者数字化护理时代”研讨会,并为医疗数字化初创企业设置企业展示日(Demo Day)活动。来自医疗数字化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及新生代企业代表们在活动上先后分享了他们对前沿医疗科技成果及未来趋势的思
血液检测神经丝光链辅助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导致神经细胞持续退化或死亡的衰弱,以及思维、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目前,英国约有85万名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到160万。早期识别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开发可靠和可获得的生物标志物,以识别或排除大脑中负责神经变性的过程是否正在发生。目前用于识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是腰穿脑脊液(C
研究揭示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小麦春化作用介导小麦开花的新机制
冬小麦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的诱导,该过程称之为“春化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内在发育状态的双重复杂精准的调控。冬小麦不同品种的春化特性与其产量直接相关。在六倍体小麦中,TaVRN1是受低温诱导、可加速开花转换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对于在春化过程中TaVRN1逐步激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
Avantor®收购RIM Bio,将生物制品生产业务扩展至中国
2021年6月1日,为生命科学和先进技术及应用材料等行业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的全球领先供应商Avantor(纽约证交所代码:AVTR)今日宣布完成收购RIM Bio公司。RIM Bio是一家专注于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一次性生物工艺袋和组件的领先制造商,在中国江苏常州设有生产基地。
一类新药项目集聚健康基地,推动中山健康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企业、大项目带来的集聚效应远远超过其本身的经济效益,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目前,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园区已集聚一批一类新药项目,推动着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类新药项目有多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曾在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上透露,2018年,我国有10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2019年有12个。而在2008-2017年9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