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 Psych:IQ降低或和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直接相关
2013年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指出,高风险精神分裂症的个体,随着其年龄增长,其IQ会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项研究由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进行,研究者表示,尽管个体并没有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但是高风险的个体IQ会下降。这项研究或许帮助研究者深入研究不同的精神分裂症基因是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
Neuron:李卫东等揭示精神分裂症基因对人脑影响机制
上海交大特别研究员、Bio-X研究院李卫东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合作,日前在《Cell》子刊、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揭示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对人大脑的影响机制。这一发现将为医学界通过基因治疗,改善大脑特殊区域基因缺失引发的认知和情感障碍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因迄今尚未阐明。遗传因素被视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Cell:"交警"蛋白指挥细胞分裂的关键步骤
现在,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很少见到交警指挥交通的情景,在我们的细胞里却经常上演与交警指挥交通类似的情景。德国海德尔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已发现,一种Lem4蛋白指挥着细胞分裂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一边阻止一种分子前进,一边放行另一种分子来实现,这一研究发表在7月6日的Cell上。
Am J Psych: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影响患者大脑的分子机制
2013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不通过深入剖析大脑结构,科学家们就很难完全研究人类的精神性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如今来自爱荷华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人类大脑进行扫描就可以揭示精神分裂症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组织,并且也可以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病情的作用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
Stem Cell Reports:干细胞不均等分裂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2013年9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的文章称,科学家发现姐妹干细胞的DNA的分子性质有非常大的差异。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姐妹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超微分离技术,该技术能够分离姐妹胚胎干细胞。科学家采用该技术分离了小鼠成对的姐妹干细胞,并比较了这些细胞的关键基因表达情况。
Brain:找到精神分裂症者不能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
新一期Brain杂志网络版刊登了法国研究人员的最新论文"Mentalizing under influence: abnormal dependence on prior expec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科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正确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能恰当运用已有经验和刚刚获取的直观信息。
精神分裂症药ALKS9070 将开展三阶段临床研究
ALKS 9070—一种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Alkermes国际医药公司开始对它进行三阶段临床研究。 ALKS 9070是一种Alkermes分子,一个月用药一次,它一旦进入身体就会转化为阿立哌唑。阿立哌唑可以用来治疗各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 三阶段研究共招募了690名精神病患者,将设置多中心、双盲、安慰剂控制等的对照,目的是为了评估ALKS 9070的药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Nature:抑制减数分裂的联会丝蛋白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此时在染色体被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之前其数量翻倍),同源染色体通过链的交换而在一个“X-结构”或一次交叉中被保持在一起。 交叉是由程序化的双联断裂启动的,而且一个断裂一旦形成,其附近的其他断裂的形成就会通过一个被称为“交叉干涉”的过程被抑制。 Anne Villeneuve及同事发现,“联会丝蛋白”(它们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周围形成一个涂层)负责这种干涉。
Gondw Res:研究发现正处于细胞分裂期的动物胚胎化石
瓮安生物群是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磷矿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的一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库。其中以三维立体形态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之一,为人们了解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美绝伦的研究材料。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就以动物化石的发现而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不过,这些动物胚胎化石的生物学属性仍然存在一些争论。
JCEM:精神分裂?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斯法罕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失的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个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