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发现频发与偶发痛风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差异
代谢组学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定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组学技术,可以在系统生物学层面研究代谢通路失调,逐渐成为研究代谢性疾病必备的研究工具。
北大/首医团队在肠菌中发现抗糖尿病靶点,虽同为DPP4但作用与人体不同,或可解释治疗差异
由此可见,肠菌对疾病的参与程度还真是很深,说不清还有其他的疾病中存在DPP4类似的情况,找到这些同工酶并开发出相应的抑制剂,或许是肠菌移植之外的一种新破局方法。
研究揭示蜂花粉和蜂王浆脂质预防小鼠结肠炎差异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蜂花粉和蜂王浆脂质在预防小鼠结肠炎方面的差异机制,为进一步筛选更有效的预防结肠炎的饮食干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在《国际食品研究(Fo
Neurology:炎性肠病或与个体中风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炎性肠病患者或许要比未患该病的人群更易于患上中风,该研究并未证明,炎性肠病会诱发中风,但其二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关联。
JAGS:机体肌肉中的脂肪水平或能预测个体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机体肌肉中脂肪(肌肉脂肪,muscle adiposity)的水平或许能提示个体随着机体年龄增长经历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性。
空中论坛|用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抗体开发平台的差异性对比
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迅猛,202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6款单抗药物上市,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学疾病。截止到2022年底,美国已批准111款抗体药物上市。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将达到3817亿
上海有机所团队发现APOE蛋白隐秘功能,破解APOE与AD关系差异巨大之迷
陈椰林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APOE2和APOE4功能上的差异,让我们对APOE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研究也是首次将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基因
研究人员揭示绿瘦蛇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结合透射电镜、组学测序和功能实验等技术手段,探讨了体色多态性蛇类——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揭示了SMARCE1基
科学家首次在哺乳动物中发现,雌性小鼠在生命早期嗅闻同性成年个体味道能够延寿8%
此前也有一些研究在线虫、果蝇等物种中发现了嗅觉和味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这项研究还是首次在哺乳动物中观察到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