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举国体制推进以万能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疗实用产业化
据《日刊工业新闻》2012年5月1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促进以万能细胞(iPS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疗实用化、产业化,拟将京都大学等基础研究机构及相关临床研究机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研发核心网络,用举国体制推进心血管、脊髓神经细胞再建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大学和企业的研究朝实用化方向努力,争取在2013年开始后的十年时间里取得成效。
Cell:个体化医疗新进展——DBP分析快速预测肿瘤化疗效果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动态BH3分析(DBP)的检测方法,用于预测体内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应答情况。这个方法的开发应用或可针对性提高化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Cell research: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个体化医疗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阻断型抗体ipilimumab能够在一部分黑色素瘤患者中引起免疫反应,从而达到一致肿瘤生长的效果。然而,作为一类有效地免疫诱导药物,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指示这一药物治疗效
CCG: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疗法
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伴有遗传背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使用新药物dalcetrapib的最佳人群,该药可以减少至少39%的心脏病发作、中风、不稳定心绞痛、冠状血管再生等疾病发病率。有关内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上,这一发现为心血管医学及相关治疗药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用药备受关注
个体化用药,顾名思义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上海交大Bio-X秦胜营:我国逐步向个体化用药时代迈进
每位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发症情况、遗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个性化用药已逐渐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及必然趋势。 电话采访与拜访 第一次联系秦胜营教授是ENCODE问世当天的电话采访,他通俗的解读让人受益匪浅。
七成老人患有骨关节炎 治疗应个体化
步态蹒跚、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难忍、久坐后又“站不起来”……人一上了年纪,这些肢体活动的不便被人们称作“老胳膊老腿”习以为常,然而不同于头发花白、牙齿松动,这些被忽视的症状,它可能会累及人体某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引起疼痛、炎症、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甚至残疾。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蔡道章副院长呼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防治骨关节炎的关键。
遗传靶点让疾病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像Tracy一样的非洲裔美国人为科学家提供了控制胆固醇的最具前景化合物的遗传线索,在1987年首个他汀类药物获得美国批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审批。之前,Helen Hobbs 和Jonathan Cohen研究人员报告称,Tracy的PCSK基因分别继承了来自父母的2个突变,有效地消除血液中一种蛋白质,并从根本上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广州医疗保健器械展9月举行 城镇化背景下的品牌交锋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睡眠研究会、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广州医疗保健器械展,将于2013年9月7日至9日在广交会展馆隆重举行。同期举办中国(广州)国际保健食品及营养品展览会、中国(广州)国际有机食品展览会,展会规模近30000平方米。 本土品牌的机遇 医疗是民生话题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医疗体系重要支撑点的医疗器械,始终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