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内胆管癌(iCCA)新药!泛FGFR激酶抑制剂derazantinib:疾病控制率74%,仑胜医药在中国开发!

derazantinib在中国由仑胜医药开发,目前正在开展注册研究。

2022-01-2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辉团队联合化学学院吴财团队研发出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王辉主任医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吴丁财教授团队,受腹膜不对称结构的启发,成功开发了一类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双面神”多孔水凝胶,成功整合抗变形、防粘连和促愈合的特性,有望成为临床无张力软组织修复的一种理想材料。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刊 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影响因子 30.849),中山大学附

2022-01-15

Nature子刊: 靶向LIFR−NF-κB−LCN2轴控制肿瘤发生和铁死亡

对铁死亡的认识不断增长,提示了铁死亡在癌症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但尚未转化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2-01-22

科研人员绘制出内胆管癌的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当前手术切除率低,并缺乏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对iCCA进行“鸟瞰式”研究,绘制其精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理解肝内胆管癌异质性及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中

2022-01-10

研究揭示邻苯二甲酸二酯对水生生物产生遗传毒性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军团队在《危害性材料学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连续发表“姊妹篇”研究论文,揭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肝脏和脑组织生态毒理效应新机制,使得评价其对水生生物毒理作用有了新的理论支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新兴聚氯乙烯增塑剂,在加工使用

2021-12-29

周虎/樊嘉/高强/高大明团队绘制内胆管癌的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当前手术切除率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对iCCA进行“鸟瞰式”研究,绘制其精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理解肝内胆管癌异

2022-01-07

Mol Metabol:揭示定期锻炼保护机体抵御脂肪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锻炼不仅能训练肌肉还能预防脂肪肝的发生;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Metabolism上题为“Exercise prevents fatty liver by modifying the compensatory response of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2021-12-31

Cancer Cell:樊嘉/周虎等绘制内胆管癌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

肝内胆管癌(i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当前手术切除率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对iCCA进行“鸟瞰式”研究,绘制其精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理解肝内胆管癌异质性及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周虎研究

2022-01-01

Hepatology: 1-磷酸鞘氨醇促进充血性肝病小鼠肿瘤发展和纤维化

反映右心衰竭(RHF)、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或方坦相关肝病(FALD)的慢性肝充血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有关。然而,慢性肝充血时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2021-12-28

全球首个治疗药物:吉利德Hepcludex(bulevirtide)在美国申请上市,已在欧盟获批!

Hepcludex是进入抑制剂,可阻止HBV/HDV进入细胞,治疗乙肝和丁肝

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