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四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 的调控机制被揭示,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小干涉RNA、miRNA、cir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miRNA广泛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个体生长发育以及器官形成等生物学过程。miRNA家族包含大批癌性基因或抑癌基因
第七届Cell Death & Disease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
在当前生物医学转化研究过程中,细胞凋亡、免疫学、干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诸如干细胞治疗、肿瘤免疫疗法、肿瘤促凋亡疗法等内容已成为当前疾病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但如何有效整合和应用这些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重要内容。 本次会议主题为转化医学。会议共分四个专题,采用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的形式
iPSCs十年:技术、应用与未来愿景探讨高端沙龙
在iPSCs发现的十年里,iPSCs技术在干细胞基础研究、细胞命运调控、药物筛选、疾病模拟、细胞治疗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影响深刻的进展,iPSCs技术的逐渐成熟,大大提高了干细胞的可获得性,降低了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成本,细胞来源和诱导方式的多样化都有了很大进步,更令人激动人心的是,日本开展了首例iPSCs患者试验治疗的临床案例,标志着iPSCs技术走向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应用性有了很大提高。 值此iPSCs技术诞生10年之际,生物谷领衔发起iPSCs十年:技术、应用与未来愿景探讨高端沙龙,邀请国内外iPSCs领域的著名名家和学者,共聚北京,探讨有关iPSCs技术在基础研究,药物发现,疾病模型,临床转化,再生医学研究上的进展和突破,展望未来十年iPSCs研究的重点方向和愿景。
2016LSAC生命科技论坛: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为下一代测序技术,其以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等为标志,该技术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大规模平行签名测序、DNA 纳米球测序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随着测序成本的快速下降,高通量测序技术逐步从科研走向临床,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个体化医疗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对基因测序的巨大需求,基因测序商业化、大众化的意愿成为了科研界和临床应用界的共识,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或超过千亿元。大会不仅向该领域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将为广大企业提供与国内外最优秀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的难得机会,共同推进生命科技、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开发和应用事业的发展。 同期,第八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在展会期间,2016 LSAC生命科技论坛也将同时召开,生物谷与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作为2016 LSAC生命科技论坛共同主办单位,双方将共同邀请行业人士围绕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从政策方向、新技术、投融资趋势等多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行业从业者间架起充分沟通的桥梁。
2016 数据科学:健康大数据产业论坛 ——大数据驱动下的医疗服务
一百多年来,现代医学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医疗实施过程、药物研发及评价、药品疗效信息、基因信息、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等积累了大量数据。在数据驱动的医学时代,如何从海量医学数据中找出数据的价值所在,解决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利用好数据挖掘所带来的竞争力,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和创新。当前,适应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软硬件平台、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方法等还不成熟, 制约着生物大数据的研究。基于此,近年来越来越多IT公司、互联网公司、数据挖掘公司进入传统上被认为行业壁垒很高的医疗行业,挖掘万亿的医疗市场,国际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医疗数据公司
2016(第二届)生物标志物研讨会
生物标志物作为最直接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其筛选与获得可在疾病诊断、发展、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靶标。近年来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平台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研究.
2016癌症、炎症与免疫--微环境下的对话
炎症,是肿瘤的七大特征之一。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炎性微环境对肿瘤的影响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炎症能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转移、颠覆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改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等方面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持续性的炎性微环境也能通过触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持续存在的炎症细胞及因子亦能将肿瘤相关炎性微环境转化为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2016罕见病研究与临床研讨会 - 临床诊断与孤儿药
提起罕见病, 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从2014年的“冰桶挑战”——渐冻症,到“瓷娃娃”——成骨不全症,“玻璃人”——血友病,再到“月亮孩子”——白化病,罕见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与关爱。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疾病群体,罕见病病种繁多,目前我国95%的罕见病缺乏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尤其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罕见病
2016生殖医学发展前沿论坛--健康发育与生殖研究
我国是人口大国,生殖健康事关国计民生。目前,我国育龄妇女因避孕失败或未避孕意外妊娠所导致的人工流产数占全球年人工流产数的近50%;10~15%的育龄夫妇遭受不孕不育之痛;复发流产和多种妊娠并发症危害30~40%育龄女性及其后代的健康;我国出生缺陷率依然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约90万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全面二胎生育政策实施后,对高龄妇女妊娠期并发症预防管理、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出生缺陷预防等提出了新挑战
2016国际生物医药创新(杭州)峰会
2016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标准下国内医疗健康的元年。药政改革风起云涌,一系列措施给创新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投入增大,各级风投再次活跃。不仅医药,医疗器械领域也正在不断飞速发展中,特别是体外诊断(IVD)更是2016年最有“钱”景的产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着力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构建专业化、国际化的产业高地。以峰会为契机,对于全面搭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及创新与产业化密切融合的交流平台、构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环境,释放创新合作信号,加强和塑造区域产业名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