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靶标技术助力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基因组变异、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异常都可能是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复杂疾病组织的病理生理涉及到空间上多种不同细胞的交互作用,人类最终治愈复杂疾病依赖于对这些作用的深刻理解。研究细胞中蛋白质和RNA的空间分布对组织病理的研究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蛋白作为重要的功能性分子,在各个领域均是十分常见靶标,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免疫组化(IHC)是组织病理学中广泛使用的诊断和检测技术,但这项技术却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瓶颈,如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同判别差异,半定量劣势,可检测靶标数限制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多重靶标技术以多重染色、精确的光谱拆分和定量为优势点,可以在有限样本上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表达谱数据。这其中,有多重免疫荧光、多重RNA荧光标记等技术涌现。其中,以RNAscope为代表的RNA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在转录组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原位定性和定量检测,对于一些使用抗体难以标记的靶标,可以利用RNAscope进行补充,实现靶标自由。同时,对于肿瘤、免疫中常见的分泌性蛋白或因子,可在RNA水平上进行其原始分泌细胞的溯源,以此助力信号通路等相关机制研究。

通过多重免疫荧光、RNAscope多重荧光检测的多靶标检测,为肿瘤免疫研究提供更深广的技术视野,可以更进一步的解析肿瘤内在的作用机制和发病机理,而高可重复性优势以高效精准的数据采集为肿瘤研究的可信度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使得类似技术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同时,RNAscope还可以实现RNA与蛋白共标,更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的方向,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更多标记选择。

基于此,梅斯医学&生物谷联合Bio-Techne于2023年5月4日举办“多靶标技术助力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主题空中讲坛,我们诚邀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共同深入探讨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过程中多靶标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该领域最前沿话题,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直播时间:2023-05-04

类器官培养优化解决方案

直播时间:2023-04-27

CRISPR 基因编辑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基于古细菌抵御外源核酸入侵的免疫机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时,作为一种能够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功能性基因的筛选。相对于传统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具有更加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共同参与、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后基因组时代,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获得了大量的基因组信息。这些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在同一发展阶段,甚至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何探索这些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随着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肿瘤研究的诸多方面中得到应用,包括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筛选肿瘤细胞表型及耐药相关基因以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诸多方面。其中,CRISPR文库筛选在药物筛选、病毒感染以及肿瘤功能性基因筛选的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cdna文库与RNAi文库,CRISPR文库筛选具有多功能性、低噪声、高敲除效率、以及脱靶率低等优点,如今已成为科学家们的热门选题。

MedSci梅斯&生物谷携手珠海舒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4月19日14:00-15:00,邀请从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肿瘤研究领域的专家,分享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研究的诸多方面中的应用及挑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基因编辑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直播时间:2023-04-19

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演讲题目: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演讲摘要:1)ELISA试剂盒开发相关概述 2)ELISA试剂盒方法学验证及相关法规要求 3)ELISA试剂盒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4)如何选择合适的ELISA试剂盒

直播时间:2023-04-13

“单”燃不止·单囊泡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研究报道,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大小和分子组成上具有强异质性,单个细胞外囊泡(Single-EV)可能表达不同的标志物,因此详细了解Single-EV的分子组成至关重要。而常规检测技术在bulk水平(混合囊泡)检测时稀有信号被大大稀释掩盖,难以检测到这些稀有的疾病特异性外泌体蛋白或RNA分子。为了防止稀有信号的丢失,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单囊泡的检测,单囊泡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目前主要包括两大类,标记方法和非标记方法,其中标记法现阶段应用更广,如纳米流式和PBA邻近编码技术等。单囊泡研究初露锋芒,是囊泡领域下一个新兴热点研究方向。

为推动单囊泡研究技术的学术交流,促进单囊泡研究技术在临床领域研究的广泛应用,拟定于2023年4月12日(周三)下午14:00举办线上学术交流会议《“单”燃不止·单囊泡研究与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会议将聚焦单囊泡技术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探索,邀请单囊泡研究领域专家和临床研究专家,就单囊泡RNA组学、单囊泡蛋白组学、单囊泡表征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分享,理论联合实例展示,深入浅出,揭秘单囊泡研究难点困境,解密单囊泡研究最新技术,解“泌”单囊泡研究思路,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展望单囊泡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广阔前景。

直播时间:2023-04-12

细胞治疗合规性与工艺质量控制

目前,细胞治疗及其相关产业的正在快速发展,相关产品也陆续走向IND、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为规范如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干细胞、组织细胞或细胞系等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相关机构一直在快速完善相关法规与指导原则,以规范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22年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正式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指南(试行)》,该指南从不同角度规范了细胞治疗的合规性与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细胞作为细胞治疗领域非常重要的载体,其安全、规范培养和研究一直是我国细胞治疗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主要的细胞治疗方式为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Car-T、Car-NK等细胞,其表现出杀伤肿瘤细胞、清除病毒等功能。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免疫调节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也成为细胞治疗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如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科研工作者可以借助生物培养箱、自动化细胞工作站、程序降温仪、液氮罐等设备实现实验室细胞规范培养和利用,为细胞治疗药物研发打下基础、提供便捷。

基于此,生物谷将联合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7日推出“细胞治疗合规性与工艺质量控制”主题空中讲坛,诚邀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实验室细胞培养和细胞治疗领域进展,希望能对行业内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启发。

直播时间:2023-04-07

专注细胞能量代谢,推动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向“新”而行

能量代谢是生命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行之有序的代谢有利于细胞正常行使功能,而代谢的重编程则与癌症、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为此,从细胞能量代谢着手,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寻找重大疾病的新疗法,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

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进展和新趋势,尤其是针对癌症新疗法的探索中,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大放异彩,这使我们意识到,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细胞分析工具变得非常重要。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通过探究疾病中细胞能量代谢变化的机制,发现或验证调控疾病过程的新途径或标志物,从而进行药物开发为疾病治疗服务。

安捷伦Seahorse XF技术作为独特的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技术,在新药研发药物筛选、细胞治疗和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领域都可以发挥作用,帮助科学家在早期研发进程中把控药物质量、评估免疫细胞代谢表型,从而开发出更强力的小分子和免疫治疗产品。最新发布的安捷伦Seahorse XF Pro 分析仪具有一系列新特征,使此技术能够更好助力新药研发过程。

基于此,生物谷携手安捷伦于2023年3月17日14:00-16:00联合推出“专注细胞能量代谢,推动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向“新”而行”主题空中讲坛,聚焦能量代谢,诚邀业内专家共同探讨细胞代谢分析技术及药物研发应用,为大家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对行业内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启发。

直播时间:2023-03-17

干细胞药品研发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领衔,携手生物谷、Biotechne共同推出的“东方干细胞系列空中讲坛”已经如火如荼召开3期,给同行们持续带来前沿研究进展,第五期干细胞药品研发也将于3月7日重磅来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院长刘中民教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基地再生医学研究所岳锐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基地再生医学研究所左为教授、Bio-Techne FAS Manager 何骁男将分别带来前沿研究分析,继续给同行们带来学术盛宴。

直播时间:2023-03-07

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单细胞技术被认为将极大助力精确免疫治疗,该技术目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拓展人类对肿瘤疾病发生、治疗的更多认知边界。

然而,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机遇与挑战共存。为加强科研院校、医院及企业多方沟通和信息共享,生物谷特联合Bio-Techne筹办于 3 月 6 日14:00召开空中讲坛《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曾木圣教授、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伍品、Bio-Techne, Field Application Scientist薛勇分别带来《鼻咽癌中EB病毒、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单细胞测序在人类肿瘤免疫全景图谱研究中的应用》《Hiplex-实现高分辨率高通量的RNA标记》主题报告分享。

直播时间:2023-03-06

CAR-T疗法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挑战

CAR-T疗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T细胞的细胞膜上嵌合上某种特定肿瘤抗原受体基因形成修饰的T细胞,从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AR-TCAR-T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除了被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外,经改进后,也被用来治疗实体瘤、自身免疫疾病、HIV感染和心脏病等疾病,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目前,在血液性肿瘤中,CAR-T疗法呈现明显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抗原,使得该疗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临床适应症上,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是CAR-T疗法的研究重点。在传统方法疗效有限的白血病、HIV领域,CAR-T疗法也表现出喜人的效果。然而,CAR-T细胞疗法仍有重大的局限性必须解决,包括危及生命的CAR-T细胞相关毒性,对实体瘤的疗效有限,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抑制和抵抗性,抗原逃逸,有限的持久性,较差的迁移和肿瘤浸润,以及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作为新型前沿治疗手段,我国CAR-T治疗临床试验数量攀升迅速,该疗法对医疗技术要求高,对医疗设备的规格要求严苛。全球正在进行的CAR-T治疗临床试验大多处于临床早期,随着前期试验的陆续完成,有望迎来治疗产品的大量上市。

基于此,生物谷携手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2日14:00-15:30联合推出“CAR-T疗法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挑战”空中讲坛,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聚焦CAR-T疗法,为大家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期待大家都能在本次空中讲坛中有所收获!

直播时间: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