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个体化医疗领域中肿瘤记物的研究进展

2013第一届数字PCR前沿应用研讨会于2013年8月20日(20日注册)~8月23日在敦煌(敦煌山庄)召开,2013年作为PCR技术诞生30周年,在美丽的敦煌,本次论坛围绕PCR技术以及新一代的微滴式数字PCR在肿瘤记分子领域的应用展开研讨,海内外知名的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采用大会报告以及专题讨论的形式,结合国际上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命科学的学术盛宴。

2014-09-19 课时:46分钟

全谱miRNA非记芯片技术

芯片技术是miRNA表达谱高通量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常规芯片和测序技术常需要几小时的人工操作才能完成记,导致成本过高、操作过于繁琐,重复性较差,因此,要走向临床比较困难。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首次实现了高通量microRNA芯片的非记检测,大幅度降低了检测的记时间和检测成本。 报告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的miRNA芯片技术,然后阐述了我们的芯片技术原理,并对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对比,除了无需对miRNA进行记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识别小分子RNA中间和末端的单碱基缺失、冗余的差异,常规芯片技术难以实现;2,高灵敏度,检测限为20 fM,检测丰度跨4个数量级,满足绝大多数小分子RNA的检测;3,直接使用总RNA,无需预分离小分子RNA,无需样品记,大幅度降低了检测的时间和成本;4,检测不受植物等miRNA的3'末端甲基化影响,而其他酶法记的技术效率大幅度降低。 最后将我们的技术与测序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我们的技术在检测成本、大量样品处理、数据分析、检测时间和重复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对比两种状态的miRNA表达谱的一个理想技术。

2014-09-24 课时:26分钟

崔大伟:Hsp90α是一种新的肿瘤志物

肿瘤志物是一类反映肿瘤存在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健康人群。与其他肿瘤检测手段相比,肿瘤志物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也大大降低,现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指导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至今尚无我国自主发现的肿瘤志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和认可。

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中。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肿瘤细胞特异分泌Hsp90α的调控机理,同时首次揭示了细胞外Hsp90α与细胞内Hsp90α的分子差异,并进一步证明了分泌型Hsp90α能促进肿瘤侵袭及转移,且其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该课题组经过多年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了性能稳定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并完成了世界上首个Hsp90α作为肿瘤志物的临床试验,成功证明了Hsp90α是肺癌相关肿瘤志物,可用于患者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

该成果是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产学研结合的科研运行模式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

2014-09-25 课时:22分钟

低成本基因志物检测新方法及其装置

检测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基因序列、基因突变与基因表达量是分子诊断的重要内容。通常先对目序列进行扩增,然后采用特异性的方法捕获待检靶,最后通过光电等手段将捕获的靶转换成可读信号,实现基因志物的检测。检测成本主要体现在检测试剂、检测人力与检测装置。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本课题组提出了新的低成本靶捕获与检测方法,采用裸眼即可检测,无需使用荧光记探针;通过将序列扩增与靶捕获、信号读出等一体化,在单管中完成扩增与检测全部过程,极大降低了人工操作时间。加入样本就可自动给出结果,无需昂贵的仪器装置,仅需一台普通的PCR仪。同时,为了避免可能的人为误差,我们又研制了低成本微量可见分光检测系统,用以检测扩增产生的信号。本方法已经成功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志物检测,表明我们研制的新方法能够实现低成本基因序列差异和突变的检测。

2014-09-26 课时:34分钟

GE公司His签蛋白纯化预装柱HisTrap™ FF Crude使用技巧

主要介绍了His签蛋白纯化预装柱HisTrap™ FF Crude的实验过程,原理,说明,一般事项,样品制备,纯化操作, 按比例放大, 柱的清洗及保存等。

2014-10-11 课时:5分钟

全谱miRNA非记芯片技术

芯片技术是miRNA表达谱高通量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常规芯片和测序技术常需要几小时的人工操作才能完成记,导致成本过高、操作过于繁琐,重复性较差,因此,要走向临床比较困难。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首次实现了高通量microRNA芯片的非记检测,大幅度降低了检测的记时间和检测成本。 报告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的miRNA芯片技术,然后阐述了我们的芯片技术原理,并对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对比,除了无需对miRNA进行记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识别小分子RNA中间和末端的单碱基缺失、冗余的差异,常规芯片技术难以实现;2,高灵敏度,检测限为20 fM,检测丰度跨4个数量级,满足绝大多数小分子RNA的检测;3,直接使用总RNA,无需预分离小分子RNA,无需样品记,大幅度降低了检测的时间和成本;4,检测不受植物等miRNA的3'末端甲基化影响,而其他酶法记的技术效率大幅度降低。

最后将我们的技术与测序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我们的技术在检测成本、大量样品处理、数据分析、检测时间和重复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对比两种状态的miRNA表达谱的一个理想技术。

2014-10-29 课时:26分钟

符合美国CLIA准的高通量测序临床试验研发案例分享

孙洪业博士现场分享了归国后在药明康德基因中心组建的努力。包括该中心如何利用高效、整合地运用基因组学最新技术,推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以及个性化治疗事业进步。
孙博士就进行中的3个临床相关项目做了分享。

2014-10-31 课时:15分钟

符合美国CLIA准的高通量测序临床试验研发案例分享

视频内容主要包括:药明康德基因中心的使命,基因中心的成就和服务范畴,基因组学能力建设:顶级平台,进行中的临床相关项目等。

2014-11-03 课时:15分钟

Margaret:细胞研究和治疗的监管

Margaret教授就细胞研究和治疗的监管准将何去何从发表了演讲。她详细介绍了地方准政策在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的不同模式,并提出科学家和企业需要更多的国际统一化准来促进临床实验的进行,而不是出于国家地方保护而各自规定监管准。

2014-11-05 课时:37分钟

唐世琪:慢病管理:控危险因素,达25x25目

唐世琪教授首先在其报告《慢病管理:控危险因素,达25x25目》指出:中国的慢病防控主要面向三个人群;关注三个环节;蚕蛹三种手段。中国慢病防控工作主要关注四种重点慢性病;四种主要生物指;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2014-12-03 课时:6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