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丘脑底核电刺激可以调节帕金森病患者的共情功能

来源:网络 2024-05-10 10:07

该研究将心智理论定位到人脑丘脑底核的联合亚区,显示丘脑底核的联合亚区对人类有效理解他人的想法起关键作用,不仅为共情等社会认知功能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实验思路,而且对帕金森病的诊疗和管理具有临床启示。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叶铮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邬剑军团队合作,在Movement Disorder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丘脑底核电刺激调节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心智理论》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脑深部电刺激(DBS)与生理物理建模技术,发现丘脑底核(STN)参与人脑的共情功能在认知心智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

成功的社会互动需要人们准确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想法、意图和情绪,从而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人类的这种高级认知功能即共情,也称为心智理论。心智理论包括认知成分(推断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成分(推断他人的情绪)。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精神心理疾病(如自闭症)的患者常常难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或情绪,对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感到困惑,因而无法实现正常的工作生活。

过去研究往往关注额叶皮层在心智理论中的作用,很少有研究探索STN等脑深部核团如何参与心智理论。该研究测量了34位帕金森病患者在DBS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下的心智理论任务表现,并结合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生理物理建模技术,计算电刺激的位点和范围。研究发现,STN的联合亚区对心智理论有因果性贡献。电刺激STN的联合亚区会损害心智理论的认知成分,但不影响心智理论的情感成分。在DBS开启时,患者的联合亚区受刺激范围越大,而准确推断他人想法的速度越慢。这一影响在已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中尤为明显。

该研究将心智理论定位到人脑丘脑底核的联合亚区,显示丘脑底核的联合亚区对人类有效理解他人的想法起关键作用,不仅为共情等社会认知功能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实验思路,而且对帕金森病的诊疗管理具有临床启示。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的支持。

丘脑底核电刺激可以调节帕金森病患者的共情功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