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周内起效!赛诺菲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疗法达主要终点

来源:医诺维 2024-05-25 14:06

Rilzabrutinib是一种口服、可逆、共价BTK抑制剂,有望成为多种免疫介导疾病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治疗药物。

2024年5月24日,赛诺菲宣布其潜在“first-in-class”可逆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在一项2期研究中展现积极结果。分析显示,试验达成主要终点,口服高剂量和低剂量的rilzabrutinib皆可使中度至重度哮喘成年患者发生哮喘失控(LOAC)的事件数量减少。该试验结果支持rilzabrutinib推进至3期试验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图片

在这项概念验证研究中,在第12周时,接受高剂量和低剂量rilzabrutinib治疗患者发生哮喘失控事件的相对风险分别降低了36%(OR:0.584 [0.253,1.349])和25%(OR:0.570 [0.202,1.608])。患者的哮喘症状也出现数值上显著并具临床意义的改善,哮喘控制问卷ACQ-5的最小二乘(LS)平均差异为-0.54/-0.59。ACQ-5的改善早在第2周就已观察到。

此外,高剂量和低剂量rilzabrutinib的耐受性良好,患者没有出现血细胞减少、出血事件或心房颤动,也没有出现肝功能测试不平衡。

Rilzabrutinib是一种口服、可逆、共价BTK抑制剂,有望成为多种免疫介导疾病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治疗药物。BTK酶在B细胞和肥大细胞中表达,在多种免疫介导的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应用赛诺菲的TAILORED COVALENCY技术,rilzabrutinib可以选择性地抑制BTK靶点,同时有可能降低产生脱靶副作用的风险。

Rilzabrutinib是赛诺菲12款潜在重磅药物之一。该疗法目前正在针对多种适应症进行研究,包括在今年4月所公布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3期研究的积极结果,相关监管申请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递交。今年2月,赛诺菲公布该疗法在2期试验中显著改善中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成人患者的瘙痒、荨麻疹和风疹症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