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新型疗法与数智化升级能否为生物制药行业带来生机?
来源:生物谷 2023-11-14 13:54
本轮生物医药行业“寒冬”,诚然对创业者、从业者和投资者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是重新审视行业的机会。
近年来,全球各国更加重视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推动,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布局,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加大投入。而与全球策略一致,中国也发布了多项政策,对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进行重构。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医药工业相关经济指标较2021年的高速增长有所回落,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虽然从数字上展现出来的是中国医药产业正在经历“寒冬”,但中国生物药品行业正逐渐打破外资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创新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构建。
正如Cytiva(思拓凡)中国总裁周敏涛先生所说,“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增速都有所下降,但不能说是在倒退,生物制药产业一定是在前进的。”他认为,“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未来十年一定是创新药大发展的十年。”
中国生物制药的痛点与拐点
由Cytiva和英国《金融时报》联合主办,《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是继2021年该指数首次发布以来的一次重大更新,调研了22个国家的1250名制药和生物制药高管,通过更精细的研究方法和更广泛的数据,揭示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变化与挑战。
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两年来出现下滑,得分从2021年的6.60下降到6.08。其中,供应链弹性和制造敏捷性有所改善,但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三个方面的表现有所下降。
2023年与2021年生物制药弹性指数各领域得分
在综合指数表现中,瑞士、英国和新加坡排名前三,而中国是参与调研的非发达国家中得分最高的国家,其中供应链弹性和生产敏捷性表现尤为亮眼,分别超过北美和欧洲,但在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2023年全球各地区生物制药供应链弹性指数得分
周敏涛先生表示:“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生物制药强国。7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得益于强大的本土供应链,中国在推出细胞和基因疗法方面的适应性非常高。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超过一半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公司在加大对数智化技术的投资。Cytiva积极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以更多创新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本土生物制药行业更进一步。”
“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生物药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独特性,例如中国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投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效率的意愿极高,同时,中国探索新型疗法的意愿明显高于其他亚洲国家。”Cytiva中国基因药物事业部总经理袁铭先生强调。
新型疗法与数智化升级或成爆发点
创新是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中国医药产业正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各大医药强国针对生物制药的行业发展重心主要聚焦于两类创新,一方面是政策创新,鼓励药物创新研究和开发,通过技术变革推动生物科学前沿发展,带动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升级,另一方面是适配性鼓励制造和数字化融合等产业创新举措,促进生物制药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这些都将成为生物制药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方面,Cytiva对自己的定位是“赋能”。从研发设计到临床数据采集等多个环节,灵活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可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同时,保障药品质量与安全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根本。建设智能化工厂是利用数字化软件和自动化系统,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打通产品研发、工艺、制造、质量和内部物流等各个环节。
据袁铭先生介绍,Cytiva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在新型疗法、生物制药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以及人才培训等领域多点发力,并依托Cytiva 中国科创中心,为行业提供贯穿上下游的产品、技术、服务与创新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为顺应中国市场对新型疗法的需求,在进博会上首展了NanoAssemblr基因药物递送系统生产平台和ÄKTA ready 450一次性层析系统,两者都是为基因药物而生,通过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可以加速高效、可靠和满足GMP标准的基因药物生产,加速药物的上市进程。
NanoAssemblr基因药物递送系统生产平台
同时,针对中国市场对数智化技术的热情,Cytiva带来了GoSilico数字孪生技术,它可以在数小时内模仿上千个实验,通过数字化模型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另外,中国本土研发和生产的T系列台面超滤系统:先进的自动化软件2小时即可完成原本需要12小时的手动操作,大幅提高疫苗、抗体、基因和细胞疗法等药物的生产安全和效率。
ÄKTA ready 450一次性层析系统
另外,在人才培养上,Cytiva从2006年就在中国引入了FastTrak生物制药人才培训,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是国内最早开展生物工艺培训的公司之一。现在每年为行业输送2000人次的专业培训,覆盖生物制药的全流程。此外,Cytiva还通过线上学堂的方式向学生、医院、企业从业人员等提供专业培训,从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5万名用户在Cytiva学堂注册学习。
总之,本轮生物医药行业“寒冬”,诚然对创业者、从业者和投资者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是重新审视行业的机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