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精神病学》: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发现,青少年BMI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U型关系!

来源:奇点糕 2024-05-24 10:06

研究表明,不论年龄、性别和学校年级,青少年BMI z与心身健康之间呈现出U型关联,并且随着时间推移,BMI z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联不断增强。

近日,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陈山泉及其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欧洲和北美的超过100万青少年数据,发现BMI z指数和青少年心身健康之间存在U型关联,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体重较低的青少年中,这种关联越来越强。

研究发表在《JAMA·精神病学》杂志上。

图片

研究为多国横断面研究,利用欧洲和北美儿童健康行为(HBSC)研究数据进行分析。HBSC是世界卫生组织附属的跨国研究项目,旨在评估欧洲和北美青少年的健康情况、幸福感和行为,每4年从参与国家的11岁、13岁和15岁儿童代表性样本中收集数据。此次分析包括2002年至2018年的5轮HBSC数据,数据分析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

从8个角度评估青少年的心身健康状况,包括情绪低落、烦躁、紧张、睡眠困难、头晕、头痛、胃痛和背痛。根据过去6个月的发生频率汇总评分(0-32),分数越高代表心身问题越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BMI z评分标准评估体重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将计算出的BMI值与WHO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得出z评分,分为体重过低(BMI z≤-2)、低体重(BMI z -1.99至-1)、正常体重(BMI z -0.99至0.99)、超重(BMI z 1至1.99)和肥胖(BMI z≥2)。

共有1036869名青少年纳入分析,平均年龄为13.55岁,50.6%为女孩,33.4%(346247人)正在读小学,74.7%(774431人)与父母同住,85.6%(887171人)有兄弟姐妹,11.5%(119567人)感到学业压力,29.8%(308944人)报告曾经受到霸凌。平均家庭经济得分为5.47,平均每日屏幕时间为6.06小时,平均每周体力活动为4.04天,平均心身得分为8.15分。

图片

分析显示,青少年BMI z评分与心身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联,呈现出U型模式。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体重的青少年相比,低体重青少年心身问题评分明显较低(非标准化β,-0.18),体重过低的青少年心身问题评分明显较高(非标准化β,0.14),而超重或肥胖青少年的心身问题非标准化β系数达到0.27。

U型曲线随着时间推移基本保持不变,在体重过低青少年中斜率更高。

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BMI z分数与心身问题之间的U型关联在男孩中更为明显。对于相同的BMI z分值,与男孩相比,女孩心身问题评分更高(非标准化β,2.27)。

图片

按照学校年级进行分层分析,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身问题显著增加(非标准化β,1.17),高中生的心身问题则更严重(非标准化β,2.18)。

图片

总的来说,不论年龄、性别和学校年级,青少年BMI z与心身健康之间呈现出U型关联,并且随着时间推移,BMI z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联不断增强。研究结果强调需要针对青少年身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呼吁进一步研究潜在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