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acamten的EXPLORER-CN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ESC上公布并同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
来源:联拓生物 2023-08-29 12:34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mavacamten在Valsalva左心室流出道(LVOT)峰值压差方面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在所有次要终点方面mavacamten均显示出改善。
8月28日,致力于为中国和其他亚洲主要市场的患者带来创新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联拓生物(纳斯达克:LIAN)宣布,mavacamten(玛伐凯泰)治疗中国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患者的 EXPLORER-CN 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在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Late-Breaking专场上公布,并以《Effect of Mavacamten o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为题同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
联拓此前公布了EXPLORER-CN研究的顶线数据。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mavacamten在Valsalva左心室流出道(LVOT)峰值压差方面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在所有次要终点方面mavacamten均显示出改善,包括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临床症状和健康状况。
在2023 ESC上公布并发表在《JAMA Cardiology》上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提供了 mavacamten治疗获益的丰富证据。今天发布的新数据还提供了mavacamten减少和oHCM不良预后相关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及改善心脏结构重塑相关参数的更多细节。另外,该研究还显示了mavacamten在所有预设亚组患者中均疗效一致,亚组的分类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CYP2C19代谢表型。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国际医疗部副主任、EXPLORER-CN研究者田庄教授表示:“EXPLORER-CN研究证实了mavacamten对oHCM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Mavacamten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临床症状、健康状况、心脏生物标志物和心脏结构等方面均显示出改善,有望成为对中国oHCM患者有重要意义的全新治疗选择。”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国际医疗部副主任、EXPLORER-CN研究者田庄教授
这项随机对照的EXPLORER-CN III期试验共入组了81名有症状的oHCM患者。所有患者在基线均有明显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Mavacamten患者组和安慰剂患者组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近。两组中大多数患者均接受过β受体阻滞剂的背景治疗。
之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EXPLORER-CN达到了其预设的主要终点,患者在接受 mavacamten治疗30周后,与安慰剂相比,其Valsalva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组间最小二乘均值差异,−70.29 mm Hg; 95% CI, −89.64至−50.94; 单侧p值< .001)。接受mavacamten治疗后,患者的Valsalva LVOT峰值压差最早从第4周开始下降,并持续到第30周。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所有预设亚组患者中都能观察到mavacamten在主要终点方面显示出一致的获益,无论患者是否之前接受过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或CYP2C19表型如何。
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包括:经mavacamten治疗后心脏生物标志物从第4周开始持续下降至整个研究结束;第30周时,mavacamten治疗后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较基线的降幅比安慰剂组高82%(组间几何均值比[GMR]比例为0.18; 95% CI, 0.13至0.24),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的降幅较安慰剂组高出66%(组间GMR比例为0.34; 95% CI, 0.27至0.42)。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脏室壁应力及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与HCM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包括心力衰竭、房颤和死亡有关。
在接受mavacamten治疗的患者中也观察到心脏结构的改善。在58名有心脏磁共振(CMR)数据的合格受试者中,次要和探索性CMR终点显示,从基线到第30周在经mavacamten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有利心脏重塑的信号,包括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组间平均差异, −30.80 g/m2;95% CI, −41.55至−20.05)、左心室质量(组间平均差异, −52.64g; 95% CI, −67.89至−37.39)、最大左心房容积指数(组间平均差异,−18.27 mL/m2; 95% CI, −26.72至−9.83)和最大左心室壁厚度(组间平均差异, −3.52 mm; 95% CI, −4.65至−2.38)的降低,所有参数都是与oHCM预后不良相关的预测因子。
如之前所报告,该试验的安全性结果与既往mavacamten在有症状的oHCM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在研究治疗过程中,两组的静息LVEF水平均保持稳定,研究中没有受试者出现LVEF下降到小于50%从而需要中断治疗的情况。
2023年4月mavacamten用于治疗有症状的oHCM成人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联拓生物首席科学顾问兼普药开发负责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Michael Humphries博士表示:“Mavacamten是中国第一个针对oHCM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所开发的药物。EXPLORER-CN研究表明,该药物已确立的治疗获益也同样适用于中国患者。参与EXPLORER-CN试验的研究者及患者为这项研究付出了大量努力,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期待mavacamten能在明年获批上市,为中国oHCM患者带来福音。”
联拓生物首席科学顾问兼普药开发负责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Michael Humphries博士
关于Mavacamten(玛伐凯泰)
Camzyos® (mavacamten,玛伐凯泰) 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有症状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成人患者,以改善功能能力和症状。同时其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有症状的NYHA心功能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成人患者。此外,该药也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新加坡、韩国和瑞士获得了监管部门的上市批准。Camzyos是一种心肌肌球蛋白选择性的别构可逆性抑制剂。Camzyos调节能进入“可结合肌动蛋白”(产生收缩力)状态的肌球蛋白头的数量,从而减少动力产生(收缩期)和残留(舒张期)横桥形成的概率。过量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横桥的形成和超松弛状态的失调是HCM的机理特征。Camzyos将整体肌球蛋白群转变到节能、可募集的超松弛状态。在HCM患者中,用Camzyos抑制肌球蛋白可减少动力性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并改善心脏充盈压。
联拓生物于2020年8月获得了百时美施贵宝旗下全资子公司MyoKardia的许可授权,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泰国和新加坡对mavacamten(玛伐凯泰)进行开发和商业化。2022年2月,mavacamten(玛伐凯泰)在中国获得了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用于治疗oHCM患者。
关于 EXPLORER-CN
EXPLORER-CN III期试验共入组了81名有症状(NYHA心功能II或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国患者。所有受试者在筛选时的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静息或激发)均大于等于50 mmHg。患者以2:1的比例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 mavacamten(玛伐凯泰)或安慰剂的治疗。
EXPLORER-CN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30周的Valsalva LVOT压差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第30 周静息状态下LVOT 峰值压差较基线的变化、第30 周Valsalva 激发的LVOT 峰值压差<30 mmHg 的受试者比例、第30 周Valsalva 激发的LVOT 峰值压差<50 mmHg 的受试者比例、第30 周NYHA心功能分级较基线改善至少1级的受试者比例、第30 周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临床总结评分较基线的变化、第30 周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第30 周心肌肌钙蛋白较基线的变化以及经心脏核磁共振评估的第30 周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基线的变化。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由心肌过度收缩和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可导致衰弱症状和心脏功能障碍。据估算,全球每500人中就有1人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导致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肌节蛋白的突变。在梗阻性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强体力活动可导致疲劳或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肥厚型心肌病还与房颤、卒中、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风险的增加有关。
目前,中国约有110万至280万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