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这个有用!Sci Rep:科学家成功建立一种蝙蝠肺类器官培养模型用于研究蝙蝠来源的感染性疾病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2-18 10:00

来自东京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蝙蝠肺类器官培养模型,用来研究蝙蝠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机制。

图片

蝙蝠是多种重要病原体的天然储存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埃博拉病毒和尼帕病毒等。为了研究这些病毒在蝙蝠体内如何致病、繁殖及其耐受机制,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蝙蝠衍生的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细胞进行实验。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蝙蝠的真实生物学特性。因此,建立更精确的蝙蝠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题为“Establishment of a bat lung organoid culture model for studying bat-derived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京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蝙蝠肺类器官培养模型,用于研究蝙蝠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机制。

类器官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3D复杂体外结构,主要由组织中的干细胞生成,能够再现原始组织的结构和大多数特征,如自我更新、组织形成、分化和功能等。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从多种器官中建立了类器官,这为研究器官发育、药物测试、药物耐受性、精准医学、移植以及疾病建模开辟了新的途径。

由于研究人员在菊头蝠(Horseshoe bats)等蝙蝠的粪便样本和直肠拭子样本中检测到了SARS-CoV 和SARS-CoV-2等冠状病毒,他们首先建立了蝙蝠肠道类器官作为体外模型,以评估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的易感性。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过蝙蝠肺类器官及其对这些病毒的敏感性。因此,这项研究旨在建立并分析利用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开发的蝙蝠肺类器官(BLO),从而再现蝙蝠肺组织的特征。

BLO细胞组分的特性分析

研究人员评估了BLO对从菲律宾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中分离出的Pteropine orthoreovirus(PRV)的敏感性,并与实验室此前建立的蝙蝠肠道类器官(BIO)进行了比较。尽管BIO和BLO中细胞活力的降低相似,但PRV在BIO中被有效扩增,而在BLO中并未扩增。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蝙蝠的口腔拭子样本和直肠拭子样本中检测到了PRV的存在,表明它是人类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PRV在蝙蝠体内的器官特异性。然而,他们在BIO和BLO中获得的结果表明,PRV更倾向于在蝙蝠的肠道而非肺部扩增。这表明,通过多种器官的类器官产生及其在感染实验中的应用,可能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蝙蝠的生物学特性,而蝙蝠目前并非常见的实验动物。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蝙蝠肺类器官来再现肺部组织的多细胞结构。因此,这种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持久的体外平台,帮助研究通过蝙蝠传播的传染性病原体感染。未来,研究人员希望蝙蝠肺类器官能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工具,用于进一步分离和研究具有较高人畜共患潜力的蝙蝠病原体。这一突破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希望,也为理解和预防潜在的传染病爆发铺平了道路。(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Mohamed Elbadawy, Nagisa Saito, Yuki Kato,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bat lung organoid culture model for studying bat-derived infectious diseases, Sci Rep. 2025 Feb 3;15(1):4035. doi:10.1038/s41598-025-8862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