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遗忘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遗忘的记忆并未丢失,只待重新激活的钥匙

  1. 记忆

来源:生物世界 2022-01-26 14:02

  近日,都柏林三一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Forgetting as a form of adaptive engram cell plasticity(遗忘是记忆细胞适应性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与其说遗忘是一种缺陷,不如说是一种

 

 

近日,都柏林三一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Forgetting as a form of adaptive engram cell plasticity(遗忘是记忆细胞适应性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文章。

这篇文章指出,与其说遗忘是一种缺陷,不如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遗忘的本质并不是因为记忆本身的丢失,而是由于记忆细胞因环境的变化而不可激活。

对于自然生物而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忘记一些记忆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导致更灵活的行为和更好的决策。如果记忆是在与当前环境不完全相关的环境中获得的,遗忘它们可以是一个积极的改变,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遗忘一些琐碎而不重要的记忆是为了保留了其他重要的记忆。遗忘当然是以信息丢失为代价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遗忘是由于记忆访问的改变而不是记忆丢失。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 Tomás Ryan 博士解释道:“记忆被存储在称为‘记忆印记细胞’的神经元群中,成功回忆这些记忆涉及到这些神经元群的重新激活。因此,从逻辑上来说,遗忘发生在记忆细胞不能被重新激活的时候,但记忆本身仍然存在。这就好像记忆被储存在一个保险箱里,但你一时想不起来打开它的密码。”

在这篇文章中,Tomás Ryan博士和Paul Frankland博士提出了一个新的记忆理论:遗忘是由于神经回路的重构,将记忆细胞从可激活的状态切换到不可激活的状态。遗忘的速度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遗忘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根据环境来改变记忆的可获得性。

值得注意的是,遗忘可分为病理状态和非病理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或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由于记忆印记本身的丢失,恢复的概率可能为零或可以忽略不计。

在谈到疾病中的病理遗忘时,Ryan博士和Frankland博士指出:“在我们的理论中,我们相信遗忘在某些情况下是可逆的,而在疾病状态下,比如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这些自然遗忘机制被劫持了,从而大大降低了记忆细胞的可及性,导致病理性记忆丧失。”(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