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肠菌“钝化”降糖药!科学家首次发现,口腔和肠道中特定微生物为了生存,能表达让阿卡波糖失活的酶

  1. 微生物

来源:奇点糕 2022-01-07 08:22

  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肠道菌群打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Mohamed S. Donia教授及其团队和其他合作单位,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结合生物化学以及结构学等实验分析,发现部分人群的口腔和肠道中天然存在抑制阿卡波糖活性的细菌,它们通过表达阿卡波糖磷酸酶使之失活,减

 

 

 

 

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肠道菌群打败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Mohamed S. Donia教授及其团队和其他合作单位,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结合生物化学以及结构学等实验分析,发现部分人群的口腔和肠道中天然存在抑制阿卡波糖活性的细菌,它们通过表达阿卡波糖磷酸酶使之失活,减弱了阿卡波糖控制血糖的效果。

2019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达75亿的阿卡波糖片,糖尿病患者肯定不会陌生。其成分阿卡波糖是一种复杂低聚糖,可以竞争性结合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包括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并抑制其活性,从而中止或减缓麦芽糖、异麦芽糖、淀粉及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降低产物葡萄糖的形成和吸收,缓解餐后高血糖,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阿卡波糖本身无法被人体吸收或利用,仅在肠腔中发挥作用。然而除了人体细胞之外,肠道菌群也可以表达α-葡萄糖苷酶,这么一来这些细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也受到了阿卡波糖影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服用阿卡波糖会造成肠道中代谢产物环境的改变,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

这真是菌在肠中坐,锅从天上来。肠道菌群定然不会坐以待毙。

果不其然,科学家已经发现有些类别的细菌在病人服用阿卡波糖后的丰度更高[3],但具体是哪些菌株通过何种机理适应了新的环境,菌群的改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还不清楚。

工业上用来生产阿卡波糖的是一种放线菌属的工程菌Actinoplanes sp. SE50/110,它自身可以表达一种阿卡波糖激酶(AcbK)[4],对阿卡波糖进行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这样一来Actinoplanes sp. SE50/110就可以在生产阿卡波糖的同时,正常利用寡糖进行新陈代谢。

研究人员由此想到的是,会不会那些丰度变高的细菌同样表达了阿卡波糖激酶呢?

NCBI数据库里已经有大量的人类口腔拭子、生殖道拭子和粪便样品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在3212份样品中,Donia团队比对出82种微生物编码的碳水化合物激酶(基因名mck1-mck82),其中3个是土壤微生物表达的阿卡波糖激酶(基因名AcbK,GacK,ScatK),另外有21个碳水化合物激酶和阿卡波糖激酶呈高度同源性。

接下来,Donia团队在大肠杆菌种表达了其中9个与阿卡波糖激酶同源的碳水化合物激酶基因,并拿到了纯化后的蛋白,与阿卡波糖和ATP共孵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HPLC-MS)检测阿卡波糖的磷酸化的速率。

其中8个碳水化合物激酶表现出磷酸化阿卡波糖的能力,速度分别是阳性对照Actinoplanes sp. SE50/110来源的阿卡波糖激酶AcbK的1/17到2倍。这8个基因及其对映的激酶被定义为肠道菌群来源的阿卡波糖激酶(microbiome-derived acarbose kinases, Maks)。

当Donia团队回看这8种经鉴定的maks在那3212份样品中的阳性率时,他们发现在几份口腔拭子样品中存在maks(至少一种)的比率最高,能达到59%(144/243)甚至94%(249/264),主要来自放线菌门的Actinomyces oris, 厚壁菌门的Solobacterium moorei以及梭杆菌门的Leptotrichia trevisanii。Maks在粪便样品中检出的比率较低,其中mak16是唯一一个只出现在粪便而非口腔样品的阿卡波糖激酶,其来源是厚壁菌门的Turicibacter sanguinis,携带mak16的粪便样品约为4-11%。

接下来,Donia团队解析了口腔样品中出现率最高的Mak1与工程菌AcbK的三级结构,并通过一系列酶学实验证明二者具有相似的催化活力,对阿卡波糖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方式也类似。

此外,他们还发现被磷酸化的阿卡波糖,不再具有抑制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能力。当在口腔细菌Actinomyces viscosus中插入mak1基因后,该细菌更能抵抗阿卡波糖,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和生长速率都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肠道菌群能抑制阿卡波糖的活性,是否会影响阿卡波糖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Donia团队又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16名接受阿卡波糖治疗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样品,发现8名患者呈阿卡波糖磷酸酶基因(mak)阳性,而这8人在治疗过程中较另一组患者呈现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阿卡波糖治疗28、56、84天)和更高的空腹血糖(阿卡波糖治疗84天)。

显然,肠道菌群表达的阿卡波糖磷酸酶弱化了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