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植物资源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昆明植物所 2021-10-23 19:26
化学合成染料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等缺点日渐突出,绿色环保、有益健康的植物染色在民族民间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是,染色植物资源家底不清,植物染色的色牢度普遍较低,颜色特征缺乏定量研究。而天然植物染料以其可再生性、绿色环保性以及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等优势正逐步受到关注。其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染料植物资源与传统植物染色技术,但目前传统植物染色及相关

化学合成染料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等缺点日渐突出,绿色环保、有益健康的植物染色在民族民间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是,染色植物资源家底不清,植物染色的色牢度普遍较低,颜色特征缺乏定量研究。而天然植物染料以其可再生性、绿色环保性以及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等优势正逐步受到关注。其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染料植物资源与传统植物染色技术,但目前传统植物染色及相关传统知识逐渐消失,亟待对染色植物资源及其关传统工艺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用民族植物学与民族生态学研究团队杨立新课题组,在大理白族社区和西藏墨脱门巴族社区开展了植物染色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植物学野外调查。在对该地区染料植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大理白族地区23种传统染色植物及其传统染色知识。该研究抢救性地保护和挖掘了白族地区的植物染料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以传统植物染色工艺为原型,通过传统植物染色工艺的改进,解析了传统植物染和植物媒染剂的染色机理,提高了传统植物染色的色牢度和利用效率,并拓展了传统染色植物的应用范围,为染色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了民族植物学视角,为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染提供了前期应用基础研究。
该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Scientific Reports,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期刊上。(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